耶利米书第卅五章
第 35 章
耶 35 章 > 利甲族人忠守遗训的榜样,与以色列人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德行对比非信徒如何?
35 章 利甲族人所守的规条与拿细耳人所守的有些相似,拿细耳人是向神许下某种特别之愿的人(参民 6 章)。二百年来,利甲族人恪守其先祖遗训,滴酒不沾。尽管犹大全国上下都背弃了与神所立之约,但这些人仍然坚守这约,毫不动摇。神希望剩下的子民能够像利甲人忠守遗训那样,谨守与祂所立的约。神让耶利米以酒引诱利甲人,目的是显示他们坚守遗训、忠心不移的美德,因祂知道他们一定不会破戒。
耶 35:6> 约拿达曾做过什么事值得他的后裔效法?
35:6 利甲的儿子约拿达曾与耶户携手肃清北国膜拜巴力的风气(参王下 10:15-28 )。
耶 35:13-17> 世途多变,有人以为适应变化就是生存之道,然而,神却要我们持守祂的话……
35:13-17 利甲族人与以色列人有极鲜明的对比:( 1 )利甲族人对会犯错误的领袖的训言尚能坚守不渝;以色列人却背弃了与那绝对无误的神所立之约。( 2 )约拿达只说了一次不准饮酒,利甲族人就听从了;神一而再、再而三地命令以色列人离开罪恶,他们却抗拒,不肯听从。( 3 )利甲族人遵守的规例只有暂时的意义,但他们仍然坚守;以色列人则违背神关乎永恒的律法。( 4 )利甲族人数百年来都是恪守诫命的;以色列人数百年来却都在违抗神。( 5 )利甲族人因而蒙福;以色列人因而招祸。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循传统习俗而行。神的话既是永恒不变的,岂不更值得我们谨守奉行吗?──《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卅五章
利甲族的典范(三十五 1 ~ 19 )
三十五及三十六章记载的事迹是发生在约雅敬王的末期,依年期的编排,这两章应该是接 二十六章的。
利甲族始于摩西的岳父基尼(士一 16 ;代上二 55 ),他们最出色的祖先是约拿达(王下十),他参与耶户杀戮亚哈众子及消灭拜巴力者的事件。利甲族过的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早期聚居于北国,当北国被灭(主前七二二年)后,他们便南迁。而约拿达更订定了民族生活的典章──不盖屋、不种植及不喝酒。
.克守先训( 1 ~ 11 )
神要以利甲族克守先人的教训来教导祂叛逆的子民。雅撒尼亚似是利甲族的领袖。哈难可能是一位先知,他很可能颇同情耶利米的遭遇。玛西雅是其中一个把守祭司屋门的人(王下二十五 18 ),这些人的工作是管理钱财及负责圣殿修葺的。
.向利甲族学习( 12 ~ 19 )
主藉耶利米邀请利甲族人喝酒失败的事,其实是要祂的子民从中吸取教训。约拿达只是凡人,但他在二百年前给利甲族的诫命竟能为后人恪守,而神以其身分在西奈向百姓宣布的诫命,以色列民竟然完全忘记。所以神降灾祸给以色列民,赐福给利甲族人。祂要教导百姓明白祂要求人民对祂忠贞如利甲族对祖先一样,不然这道德的典章便会带来灭亡的痛苦。
祈祷 神啊,赐我力量去行 的心意。 ──《新旧约辅读》
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卅五章 注释
1-19 利甲族的榜样
利甲族是半游牧民族基尼人的後代(参代上 2:55),
与以色列的先祖
有深厚的情谊(参创 15:19;
士1:16; 5:24; 撒15:6; 30:29),他们拒绝定
居的生活,禁戒饮酒,可能为避免迦南农业异教的污染。先知藉这个
忠诚、顺服的民族为榜样,指责以色列对神不忠不信的态度。按 11节
可推测本章约发生於约雅敬末年,由於约雅敬背叛巴比伦、引致巴比
伦与其附庸国的进犯(王下 24:2)。
2
「屋子」:圣殿内的房屋可能是供祭司居住之用。
4
「神人」:通常代表先知。
6
「约拿达」:生於以色列王耶户时期,但二百多年後的子孙依
然对先祖的吩咐念念不忘。
14-15
「从早起来」:或作「不断地」或「挚诚地」。
19
「侍立在我面前」:即事奉耶和华,通常指祭司的事奉;犹太
人的传统提到利甲族在圣殿参与献祭的事奉。
思想问题(第 34, 35章)
1 在兵临城下之际、神仍给西底家机会悔改,他若听从神的话必能
平安而死( 34:4-5)。
他有否把握这最後机会?参 34:8-11。
今天你有否拒绝神给你的机会?
2 在 34:13;
神提及释放奴婢的律例时,为何特别声明这律例是神将
列祖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之时设立的?
这与下文所说神使百姓自由於刀剑饥荒瘟疫之下( 17)有何特别
之处?
这些给你什麽提醒?
3 众民宣告释放奴仆,不但君民立约,且是在圣殿里,奉神的名进
行,并有劈牛为二,从中经过的庄严仪式。
为何这些都不能保证约的执行?
4 危险一过,犹太百姓由上至下即反悔,再次奴役仆婢。
这对人性有何提示?这又是否你的写照?
5 若你是当日利甲族的一分子,你能想到违背先祖吩咐的一些合理
原因吗?参 35:2, 11及6注。
利甲族人始终如一地履行先祖遗训,选民却没有听从神不断藉先
知所说的话。
你对神的忠贞比起利甲族人又如何?
6 神欣赏利甲族人遵守先祖吩咐的做法,并给他们赏赐。
讲道材料
耶利米书第卅五章
忠诚的卓越榜样(卅五 1-19 )
上一章描述一种极显着背逆上帝的行动。对比起来,这一章记载了一个忠诚的卓越榜样。我们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约雅敬王背叛了他的巴比伦霸主。巴比伦军队的劫掠队伍,连同周围一些附庸国的分遣部队,正在犹大乡间各处大肆蹂躏(参王下廿四 2 )。难民涌入耶路撒冷,其中有‘利甲族的人’,就是利甲人的社 和团体( 2 节, 11 节)。这族人的创立者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出现于列王纪下十章十五节,曾帮忙并怂恿耶户血腥背叛清洗亚哈的王朝。
利甲族 体之建立,乃为抗拒迦南人之生活与宗教的败坏影响。他们视以色列定居迦南为悲剧性的错误。旷野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住在帐棚中;定居的农业生活,以及其他相似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厌恶的;因此他们不饮酒。利甲族的人现住在耶路撒冷这一个事实可能已引致耶利米怀疑他们是否出卖了他们的良心。他领他们进了圣殿中的一个小房间,就是指定给‘哈难众子’的那一间( 4 节)。假如描述哈难为‘神人’一语是意味他是一位先知的话 ── 这是在旧约其他故事中所指的意义 ── 那么‘哈难众子’大概是一 属于圣殿的先知。而且耶利米并不重视这些先知的忠诚(参廿三 9 及以下)。耶利米把盛满酒的碗和杯摆在利甲族人面前,并对他们说,‘请你们喝酒’时,极可能有些圣殿的守殿官在场。他们不肯饮,援引他们利甲族的戒条,并声称只因极度需要才驱使他们暂时在耶路撒冷寻求庇护。在耶利米的眼中他们的态度像一道明光照耀在腐败的社会中。
耶和华就这事件说了两番话:
(一)对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说的话( 13-17 节)。那是把他们的行为和利甲族人的行为作强烈对比。利甲族人一直忠诚谨守他们先人的戒条。但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却不忠于上帝,固执地不理会那些奉差去叫他们悔改的先知,所以他们面临灾祸。
(二)对利甲族人说的话( 18-19 节)。是称许他们忠诚的话,并且应许他们继续存留,永不缺人侍立在上帝面前。
耶利米在这事件中无一处称赞利甲族人的 戒条 。利甲族人似乎犯了基本的错误,以为人能把时间留住,并以为人能置身于瞬息万变的社会和文化之外。今日有许多公社和小团体,其中不乏宗教性质的,他们也在说 同样的东西。他们认为唯一能解决我们西方复杂的科技社会难题的方法,就是选择向后退,返璞归真,过 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但那些像耶利米一样的先知从不说‘回到旷野去’。在面对都市化和商业化社会愈来愈多的难题时,这会是最容易的出路。他们呼吁他们的同胞活在改变的社会中,但是却要活出他们对社会人士的关注,对公义和公正同样有委身,对耶和华同样忠顺,这些都是以色列定居迦南以前部分的嗣产。无论如何,我们正处身核子和太空时代,活在先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时代,没有回头之路。我们只能向前进,在上帝安置我们的世界中,努力追寻顺服上帝的意义,不留恋往往误导我们那所谓‘黄金岁月’的往昔日子。
耶利米称赞的,并不是利甲族人的戒条,而是他们的忠诚。上帝期望从我们身上得到的就是这种忠诚。没有比‘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 21 )更高的称赞了。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柒.当时史事(三四~四五)
一.犹大和耶路撒冷的衰落(三四~三九)
2 . 利甲族人因听从祖先的吩咐而获赏赐(三五)
三五 1 ~ 11 耶利米遵行耶和华的吩咐,邀请利甲族的人 .. 进入耶和华殿,又给他们酒喝。利甲族的人却因先祖的吩咐而礼貌地拒绝不喝。此外,他们也不盖房、撒种、栽种葡萄园,或不买葡萄园。(因为迦勒底人的入侵,他们才被迫住在耶路撒冷) 他们秉承真正寄居者的品性。多美妙的一个榜样!
三五 12 ~ 19 犹大百姓却完全相反。他们不遵从神,将要受惩罚。利甲族人却被奖赏,永不缺人侍立在神面前。在主前八四一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在北国大大协助耶户铲除巴力膜拜之风。利甲族因利甲而得名。他们是游牧民族基尼人的後代(代上二 55 ),他们曾附属於犹大,并继续有联系, 但不曾附同他们的生活态度。(读经会出版《每日灵粮》)
耶利米书 35:2
利 甲 族 的 人: 这
个 族 的 人 与 基 尼 人 以 及 摩 西 的 岳 父 叶 忒 罗 有 亲 属 关 系 ( 比 较 士 1:16 ;代 上 2:55) 。 他 们 的 先 祖 约
拿 达 ( 比 较 王 下 10:15~27) 曾 经 在
两 百 多 年 前 就 吩 咐 他 的 众 子 不 可 饮 酒, 也 不 可 建 造 房 屋 和 耕 种 田 地, 只 能 过 放 牧 牲 畜 的 游 牧 生
活。 神 指 示 耶 利 米 试 验 利 甲 族 的 人, 把 他 们 对 先 祖 的 真 诚 与 犹 大 对 神 的 不 忠 形 成 鲜 明 的 对 比。 耶
和 华 殿 中 的 众 民 都 亲 眼 看 到 了 这 一 切。
35:6
6~11 我 们 不 喝
酒: 利
甲 族 的 人 一 直 坚 守 自 己 的 准 则, 拒 绝 违 背 先 祖 设 定 的 原 则 ( 参 上
一 条 注 释 ) 。
1. 约
拿 达 设 定 这 些 原 则 的 目 的 乃 是 为 了 使 他 的 子 孙 生 活 单 纯 清 心, 与 迦 南 人 分 别 出 来, 避 免 效 法 以
色 列 人 以 及 他 们 顽 梗 背 道 的 恶 行。 禁 戒 酒 类 的 原 则 能 够 帮 助 他 们 远 离 道 德 败 坏 和 拜 偶 像 的 恶
行。 因 为 这 些 恶 行 通 常 都 与 狂 饮 烂 醉 有 关。 另 外 一 些 禁 令 则 有 助 于 他 们 保 持 简 单 的 游 牧 生 活, 不
致 受 到 本 族 中 属 灵、 道 德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腐 败 势 力 的 侵 蚀。
2. 尽
管 今 天 的 信 徒 无 需 完 全 按 照 利 甲 族 的 生 活 原 则 行 事, 但 是 真 正 跟 随 耶 稣 基 督 的 人 都 应 当 像 他 们
那 样 以 远 避 罪 恶 为 自 己 生 活 的 本 分。 如 同 约 拿 达 一 样, 所 有 父 母 都 应 当 为 自 己 的 儿 女 设 定 一 些
生 活 准 则, 帮 助 他 们 忠 于 神 和 神 的 话 语。
35:19
永 不 缺 人 侍 立 在 我 面 前: 利
甲 族 的 人 忠 心 持 守 先 祖 命 令 的 行 为 得 到 了 神 的 赏 赐, 他 们 的 后 代 子 孙 中 总 不 断 有 人 事 奉 神。 任
耶利米书
注释
三十五 1-19 忠心的利甲族人
下面两章经文回到约雅敬在位的时候,可见,这些记叙发展是以主题为中心,而不是接着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这里的主题是讲述人抗拒耶和华的约和巴比伦人快要来临的危险。
第 11 节提及的危险是指着巴比伦人在主前 605 年的入侵说的。
耶利米利用利甲族人作为一个忠心的榜样,藉此反映犹大的不忠。大部分有关利甲族人的事情都已经记在本章之内,他们的先祖乔纳达在早两个世纪以前,曾协助以色列王耶户,消除了在北国以色列境内的巴力敬拜(王下十 15 、 23 )。但如果在历代志上二章 55 节所提及的是同一位利甲的话,这家庭便是犹大的一个氏族(参代上二 3 );其根源可以溯源至古时的游牧民族基尼人,他们曾友善对待那在旷野流荡的以色列人(撒上十五 6 )。乔纳达显然为他的族人立了一条生活的条例,其中牵涉游牧民族的特点和要求人禁戒喝酒( 6-7 节)。到底利甲族是否全属乔纳达的后裔,或他们只是一个团体,甚至可能是属于一群同业,这点我们就不甚清楚了。
但利甲族人的起源和组成并不是要讨论的中心,重要的是他们忠心地遵守条例。这里没有明确说出这些条例的好坏;其中强调的是利甲族人的忠心守约。神吩咐耶利米用这事情作为一个预言的表征,在利甲族人面前设摆酒宴和邀请他们喝酒,尽管事前是知道他们会遵守这禁戒的条例( 2 节)。这事件发生在圣殿中一个房间内,故此可能有些重要的圣殿官员目睹整个过程。耶利米再一次向国家的权贵进言。
利甲族人立时地拒绝了( 6 节),耶利米便宣告那表征的意义( 12-16 节)。对犹大的斥责同样是用上了类似的话( 15 节;比较二十五 4-6 )。但这里与利甲族人的事件作一对比,使信息更为有力。随着斥责的是审判的说话( 17 节;参十一 11 ),最后记述神应许利甲族人的宗族会历久长存( 18-19 节)。这应许原属于戴维王朝的( 19 下;参王上二 4 ),这是要讽刺犹大王,因为王朝的延续现正因王的失败而受到了威胁。
耶利米书第卅五章
三十五 1 ~ 19. 耶利米和利甲族
这里记载了约雅敬在位末年的事件,而 11 节则显示来侵的亚兰军队和迦勒底军队,正在蹂躏犹大。有关来犯的原因,见列王纪下二十四 2 。巴比伦人在公元前六○一年与埃及的一役之后,正在重新整军,并曾于公元前五九九~五九七年间,对犹大某些城市作小规模的进击, 11 节指的就是这些进攻。至于本章和其后的章节为何出现于此处,则难以确定。
1 ~ 11. 耶利米测试利甲族人的忠诚
“利甲族人的屋子”( 2 节,和合本无此词)是他们的宗教聚会中心,带有“部族”、“团体”的意思。利甲族的先祖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参:王下十 15 ~ 31 ),曾参予耶户血洗亚哈全家的行动(约公元前 840 年),并协助耶户杀尽拜巴力的人。利甲及其他人等(参:王下十 1 ~ 10 )对于推罗文化中巴力崇拜的那种强烈反应,代表着保守宗教思想的抗议行动。利甲族人是基尼人的后裔(参:士一 16 ;代上二 55 ),他们可能在南部的沙漠地区过着半游牧的生活(参:撒上十五 6 ),并在以色列人安居在迦南地后,居住在以色列境内(参:士四 17 ,五 24 )。在耶户时代,利甲族人很可能于北国的哈末附近放牧,但在以色列于公元前七二二年亡国后,他们便往南迁移。直到耶利米时,利甲族似乎已移居至犹大的山地。由约拿达所定下的生活准则,可以看出利甲族人十分重视游牧民族的精神;而他们的禁戒务农,亦显示游牧民族鄙视定居者累赘、自甘卑下的工作。在此游牧生活的情况之下,几乎从未听闻过酒的制造,因此族人亦被禁戒喝酒。利甲族人的禁酒和拿细耳人许诺遵行的生活型态,显然有若干类似之处。大量饮酒在古时近东颇为常见,也是迦南异教庆典不可或缺的部分。
1 ~ 4. 耶利米被告知,要把利甲族人从他们的住处带往圣殿的一间内屋,也就是通常存放敬拜礼仪用品的地方(参:代上二十八 12 )。 雅撒尼亚 可能是当时利甲族在犹大地的领袖。他的父亲和先知耶利米没有任何关连(译注:雅撒尼亚的父亲雅利米雅原文与耶利米为同一字),且此一名字在被掳前、和被掳归回后均曾出现过(参:王下二十三 31 ,二十四 18 ;代上十二 10 、 13 ;尼十 2 ,十二 1 、 34 )。雅撒尼亚的名字亦见于从纳斯贝山丘( Tell-en-Nasbeh )发现的印鉴上,年代约在公元前六○○年,显见在当时此一名字并不罕见。 68 耶利米在此藉动作来传讲的比喻,因为在圣殿中进行的缘故,将特别引人注目。 伊基大利的儿子哈难 ,在此之外名不见经传,他可能和同情耶利米的一群人有所关连。 神人 的称呼自很久以前即用于像撒母耳(撒上九 6 )、以利亚(王下一 9 )和以利沙(王下四 9 ,等等)等先知和其他人身上。此一形容最好译为“敬虔的人”。如果本节的“众子”,和公元前第十和第九世纪的说法“先知的众子”有一样的意思,那么显见哈难是一群门徒的领袖。然而,既然此词在耶利米书中仅出现这一次,此说的真实性便难以确定。 沙龙之子,把门的玛西雅 ,他的职位当时是由三位祭司所担任(参:耶五十二 24 ;王下二十五 18 ),负责拨款作圣殿修理之用(王下十二 10 ),在信徒中地位相当崇高(耶五十二 24 )。
5 ~ 11. 马索拉经文的 g#b[i{`i^m 是借自埃及的字( qbh]w ),用以指装酒的大容器,从此容器再将酒倒在杯和碗中。利甲族的解释说明,在约拿达之后两百年,族人仍谨守他最初订下的准则,可见他在族人心中的地位。作者以此解释映照出以色列在旷野漂流、忠心跟随神的时期(参二 1 ~ 3 )。七十士译本的 7 节没有“栽种”一词,可明确地译作 你们不可拥有葡萄园 。利甲族人生长在以色列,但他们却非一般的 ge{ri^m (定居的外邦人),倒像世上的客旅和寄居的一样,随时准备在神的吩咐下迁至他处(参:来十一 13 ,十二 14 ;彼前二 11 )。利甲族谨守约拿达的诫命,因此获得神的称许( 18 ~ 19 ),他们的忠诚和以色列的背信恰成强烈的对比。
12 ~ 19. 此事的教训
耶利米试验利甲族失败后,便以他们拒绝妥协原则来作为犹大当学的功课。约拿达的子子孙孙一直谨守他的告诫;而神在西乃山所颁的诫命却早已被忽略,甚至事实上以色列民已拒绝以此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甲族将因他们的忠贞而受祝福;但与其同时代的耶路撒冷居民却必面临杀戮的可怕景象。七十士译本的 18 ~ 19 节较其他译本简短。这整章都在突显何谓忠实、何谓道德责任,并且如同之前的篇章,再次谴责神的选民有愧于神。
68 见 D. W. Thomas (ed.),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 p. 222 and
p. 13.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三十五章
35:1 本章记载的巴比伦人的围困,较34章的为早,时在主前599-597年间。
35:2
“利甲族”:基尼人后裔。参《王下》10:15-23。这些利甲人过着清心寡欲的游牧生活,不喝酒、又不建造房屋居住、不置产业、不耕种,只住帐棚(6-7节)。他们遵守祖宗遗训,敬虔度日,与以色列民的邪恶生活适成对比。
35:4 “把门”:看守圣殿之门(参代上9:18-19),是圣殿中的要职。
35:6 “约拿达”:看《王下》10:15-17。此人在主前870年前后协助北国耶户王消灭对巴力的侍奉。二个半世纪后,其后裔仍谨守祖先遗训(16节)。
35:19 “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犹太人传统记有被掳回归重建圣殿后,利甲人奉派在圣殿中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