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撒母耳记上(1 Samuel)第4章

以色列与非利士人交战。以色列军队在以便以谢附近扎营,非利士人的营地就在亚弗。
非利士人大败以色列人,杀了他们四千人。
以色列军回营的时候,领袖们就讨论主为甚麽让他们战败。他们说:“让我们到示罗去把主的约柜抬来吧,有它在我们中间,主就会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就能脱离敌人的魔掌了。”
於是,他们就派人去把那坐在基路伯之上的万军之主的约柜运来。以利的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也随同前往。
以色列人看见约柜来到,就高声欢呼,声音响彻大地。
非利士人听见了响声就问道:“发生了甚麽事呢?那些希伯来人的欢呼声是甚麽意思呢?”后来,他们才知道是主的约柜已运到了。
他们就大为震惊,高声喊叫说“上帝到了他们的营中,这一次我们大祸临头了,我们从来也没有遇过这种事情啊!
哪一个能救我们脱离以色列伟大的神呢?他就是那一位在荒野用各种灾祸毁灭埃及人的神了。
非利士人啊,奋力迎战吧,不然,我们就都要成为以色列人的奴隶,正如他们从前作我们的奴隶一样了。”
非利士人奋力迎战,以色列军再次遭受严重的挫败,伤亡了叁万人;剩下来的都逃回营中去了。
这一次,主的约柜竟然被非利士人掳走了,何弗尼和非尼哈也被杀了。
就在当天,有一个便雅悯人逃出了战场,衣服撕烂、头蒙灰尘地来到示罗。
以利正在路旁焦急地等候战事的消息,因他的心正为着主的约柜的安全而担忧。那个从前线回来报信的人把事情向城里的人说过了以后,整个城的人就都放声哭叫。
以利听见了喧哗的声音,就问道:“为甚麽那麽嘈吵呢?”那报信的人就赶忙向他报告一切。
那时,以利已经是九十八岁高龄,眼睛也因为年老而失明了。
那报信的人对以利说:“我是侥幸从战场回来的,
我看见以色列人惨败,数以千计的兵士被杀;何弗尼及非尼哈也一同罹难;约柜也被掳走了。”
以利本来是坐在殿门侧面自己的座位上的,报信的人提及约柜被掳去的时候,因他年老体胖,在大吃一惊之下,向后一跌就折断了颈项而死。他作了士师四十年。
以利的儿媳妇、非尼哈的妻子当时已怀了孕,当她听见约柜被掳、丈夫和家翁都已经去世的噩耗,突然感到阵痛,就痛得跪下来生产了。
在她弥留的时候,那些在她左右的妇人告诉她生产顺利,而且产下来的是一个男婴;但她没有回答,
只是沉吟地说:“替那孩子取名以迦博吧,因为荣耀已经离开以色列了。”以迦博就是“没有荣耀”的意思。她给孩子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约柜已经被掳走了。
只是沉吟地说:“替那孩子取名以迦博吧,因为荣耀已经离开以色列了。”以迦博就是“没有荣耀”的意思。她给孩子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约柜已经被掳走了。
撒母耳记上第四章   第 4 章 

  撒上 4:1> 非利士人的祖先是谁?与以色列人的关系如何? 

  4:1 非利士人是挪亚的儿子含的后裔,居住在地中海的东南岸,埃及与迦萨地带中间。他们原来是“海上的居民”,从希腊和克里特岛乘船来到中东。到撒母耳的时代,这个好战的民族已在迦南地西南,迦萨地带的五个城市定居立国,不断入侵以色列内地。在那个时代,他们是以色列人的头号敌人。 

  撒上 4:3> 将约柜如护身符般看待?太迷信了吧──我们也会如他们般看我们的信仰?…… 

  4:3 约柜之中有神赐给摩西的两块法版,刻有十条诫命。它应当放在至圣所,就是会幕最神圣之处,只有大祭司能一年进去一次。何弗尼与非尼哈擅自闯入搬运约柜,自然亵渎了至圣所。 

  以色列人虽然深晓约柜极其圣洁,不过又以为约柜本身──包金的木匣子,是他们能力的泉源,开始以它作为幸运的符箓,指望能保护他们脱离仇敌。神的象征物并不保证神的同在、必定会发出大能。他们对约柜的态度与敬拜偶像相似,十分可悲。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他们就以为以色列的荣耀已经失去( 4:19-22 ),神也离弃了他们( 7:1-2 )。神能按祂的智慧与旨意来显明祂的大能,祂只向那些忠心寻求祂的人显现。 

  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争战 

  撒上 4:4> 以列色人把约柜运来是为了── 

  4:4 “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意思是说神居住在约柜上盖的两个金基路伯中间。何弗尼与非尼哈将约柜运到战场,以色列人就相信它会带来胜利。 

  撒上 4:5-8> 神过去的保守已成历史,怎样保持不败和更新呢? 

  4:5-8 非利士人因为听说过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如何伸手帮助他们,所以一听到祂的约柜到了就十分惧怕。但是以色列人已经偏离了神,所靠的仅仅是敬虔的外貌,所抓着的不过是从前得胜的象征。 

  有些人和教会常想靠追念神的赐福度日。以色列人误以为神过去曾经使他们得胜,现在虽然已经偏离祂,祂仍会再次使他们胜利。现在和圣经时代一样,属灵的胜利乃是藉着人与神的关系不断地更新而来。不要倚靠过去,要使你与神的关系保持甜美新鲜,并且不断更新。 

  撒上 4:11> 恶人必遭报应,你信吗? 

  4:11 这件事应验了 2 章 34 节的预言: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与非尼哈必“同一日死亡”。 

  以利 

  撒上 4:12> 示罗在以色列历史上曾经是── 

  4:12 示罗是昔日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参书 18:1 ;撒上 4:3 ),神的会幕长久设立在那里。因为以色列人没有政治上的首都,从战场传噩耗之人,就自然而然地来到示罗。许多圣经学者相信,示罗城就是在这一场战役时被毁(参耶 7:12 ; 26:2-6 ;及 7:1 的注释)。 

  撒上 4:18> 领袖的德行,反映他的王国甚至时代盛衰…… 

  4:18 以利身兼以色列的士师和大祭司。他的死亡标志着以色列士师的黑暗时代的终结,那期间大多数人民不理会神。不过,撒母耳也是士师,他的一生看到以色列人由士师秉政过渡到王朝时代,开始了以色列人在下一个世纪所经历的大复兴。圣经没有说谁接续以利作大祭司(因为撒母耳并不是亚伦的子孙,所以他不适合作大祭司),但是撒母耳在以色列全地为他们举行重要的献祭,实际上代行了大祭司的职务。 

  撒上 4:19-22> 婴儿以迦博的名字象征了── 

  4:19-22 这件事说明以色列人的属灵光景已黑暗衰退。男婴以迦博长大以后,本来应当继承父亲非尼哈作祭司,但他父亲却因亵渎会幕在战场被杀。神离开祂的子民带来的恐惧阴影,掩盖了孩子出生的喜乐。罪恶若在我们生命中作王,就连神所赐的欢喜快乐也尽属虚空。──《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