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廿一章
第 21 章
耶 21-28 章 > 这一个段落的信息是在什么背景中宣讲的?
21-28 章 这几章是耶利米预言公元前 588 年至 586 年间尼布甲尼撒王围困耶路撒冷的事(参王下 25 章)。犹大王西底家决定反叛,背城而战抵抗尼布甲尼撒王(参王下 24:20 ),国中贵胄也力劝王与埃及联盟。耶利米宣讲的信息则是:那些引导百姓步入歧途的君王( 21:1-23:8 )及假先知( 23:9-40 )必遭到神的审判。
耶 21:1-2> 西底家相信历史会重演,然而神虽仍有恩典,人心却陷于腐朽之中……
21:1-2 西底家王引述希西家在位时的历史事件。当年耶和华曾奇妙地拯救他们,令耶路撒冷免遭亚述王西拿基立的毁灭(参赛 36-37 章),而西底家也以为历史会重演。耶利米的回答打破了西底家的幻想,公元前 586 年犹大人被掳时,西底家终于成了末代君王。
耶 21:1-2> 你是否觉得自己无甚价值?请想想有人需要你,不是吗?
21:1-2 这个巴施户珥与 20 章 1 节的那位不同,他是来找耶利米帮忙的。神仍有工作要耶利米完成。要活出信仰,我们可能会遇到拒绝和失望,或给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想放弃而不干。然而,有人需要我们,而神也有重要的使命待我们去完成。
耶 21:1-14> 如果你的亲人或朋友只在需要你帮忙时才找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21:1-14 耶利米早已预言耶路撒冷必遭毁灭,却遭到城中领袖的否认和嘲笑。直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西底家才向神求救,但是他仍然不理会神的警告,也不认自己的罪。我们不也常是这样吗?在顺境中漠视祂的警告,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求祂帮助。然而神却想和我们建立长久的关系。你是努力与神建立深厚的友谊,还是只有在遇到麻烦时才找祂解困分忧呢?
耶 21:13> 为什么耶路撒冷的居民有这种安舒自大的心态?
21:13 耶路撒冷建在高原之上,三面有山谷环绕,极尽地利,所以城里的居民以为很安全。──《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廿一章
生路与死路(二十一 1 ~ 14 )
第二十一章至二十五章是有 关 君王及假先知之预言。二十一章之前的预言是针对约雅敬统治下的社会。二十一章的起首是向西底家王朝发出的宣告(主前五九七至五八七)。
.西底家求救( 1 ~ 2 )
那时埃及新法老王登位,图谋侵占巴比伦领土,西底家见有机可乘,立刻起来反叛巴比伦,结果导致尼布甲尼撒决心要完全攻占犹大国。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西底家只有派人去问先知求神帮助,可惜他们在这时仍无一点懊悔的心。
.神的三个晓喻( 3 ~ 14 )
西底家与其臣仆那种怕灭亡而又不悔改的态度,激起了耶和华的怒气,结果他便向他们发出三个晓喻:
1. 向西底家( 3 ~ 7 )
神不再是犹大 国及 君王的保护者。相反,祂会站在敌人巴比伦那边,不留余地的攻击犹大国。
2. 向百姓( 8 ~ 10 )
违背神是自寻灭亡的行径。在此时,百姓投降倒还可以保存生命、留在城中则只有坐以待毙。
3. 向大卫家族( 11 ~ 14 )
神给人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生死祸福是人可以选择的(参申三十 19 ),所以大卫的家族也同样可以选择脱离灾祸,只要他们先停止容忍不公义的事情,施行公义,并且去掉骄傲,勿自恃是神拣选的民(参王上九 4 ~ 5 )就可以目空一切。
祈祷 感谢赐给我自由,但教导我善用自由。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廿一章 注释
21:1-23:40 警告恶君王与假先知
1-10 劝犹大投降巴比伦
这篇信息的背景是主前五八九年底或五八八年初,由於西底家王受臣
仆怂恿,欲背叛巴比伦,接受埃及的援助,导致巴比伦军队大举围困
耶路撒冷(参王下 25章)。西底家窘困之际向先知求问,先知的回答
是,神已将耶路撒冷交给敌人,留在城里是死路一条,出城归降敌人
则得保生命。先知的劝降无疑被诋为卖国贼的举动(参 26:11;
38:4)
, 然而当国家沦亡後,他却选择留在故土为邦国未来的复兴而努力。
(参 40:1-6; 42:7-22)
1
「巴施户珥」:与20:1那位非同一人。
2
「奇妙的作为」:可能指主前七○一年初曾助希西家王击退亚
述王西拿基立的事迹(参王下19:35-36; 赛37:36-37)。
4
「在城外」:应与「围困」相连,指巴比伦军队犹大人困在城
中。
「迦勒底人」:即巴比伦人。
「翻转过来」:即「倒转攻击你们」。
「这些」:可指兵器或巴比伦军队。
9
「以自己的命为掠物」:是军事的术语,通常得胜的战士会携
带战利品凯旋,战败的一方倘若侥幸,尚可保全自己生命权充
对方的战利品。先知在此的意思是:投降敌方至少可保全生命。
10
「向这城变脸」:指坚决与这城敌对。
21:11-22:9 训勉王家秉公行义
先知指出大卫王室有维护社会公义,扶助弱小的天职(参诗 45:4-6;
72:1-4,
12-14),倘若王室不克尽天职,则必遭废弃。
12
「每早晨」:也指「每天」、「日常」,或指每天早晨在城门
口坐堂审判的习俗。
13
「住山谷和平原磐石上的居民」:原文作「你这住在山谷上、
座落在岩石高原上的」,指耶路撒冷城,那里的人倚赖坚固城
池的保护,以为自己稳如泰山。
14
「结果」:指应得的报应。
「耶路撒冷的林中」:有学者指出耶路撒冷城中并无树林,这
里可能是指以香柏木建成的宫殿(如王上7:2的利巴嫩林宫)。
「他四围所有的」则指耶路撒冷城其余的部分。
思想问题(第 21章)
1 按本章显示,当时百姓以那些因素自恃,认为巴比伦王的围攻不
足畏惧?参 2, 13节。
为什麽这些有利条件会无济於事?
耶利米劝民出降迦勒底人无疑有卖国之嫌,为何他竟出此狂言?
见 8-10节。
讲道材料
耶利米书第廿一章
陆 诸王与众先知(廿一至廿三章)
在此之前,我们看到耶利米在连番的绝望和不断出现之疑惑中仍坚强地信靠上帝。没有其他先知像耶利米(耶十一至二十章之间)告诉我们这许多关于他灵里的争战。这卷书的下半部阐明了这种内心争战的其中一个理由:他与当日社会体制中的两大支柱,即君王(廿一 1 ,廿三 8 )和先知(廿三 9-40 ),存在 不稳定的关系。
在这一段,正如在别处一样(参绪论──它各种不同的内容 ),我们必须让后来编纂和重加整理的资料追溯至耶利米。在这几章中有些 关于 君王资料的次序是非常奇异的。要了解它,我们就必须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概略的认识。当那爱国倡议改革的王约西亚于主前六○九年在米吉多为他国家之独立作战而悲惨地英年早逝后,接续他的是他的儿子约哈斯,在廿二章十一至十二节被称为沙龙。约哈斯在位不到三个月便被他的埃及霸主法老尼哥废去,放逐到埃及,并死在那里。他的兄弟约雅敬被立为王,作埃及傀儡政权的元首。他是耶利米在廿二章十三至十九节严峻攻击的对象。他后来转过来效忠巴比伦人,是古代近东新兴的政治明星,但至终又背叛他们。他在巴比伦人于主前五九七年占领耶路撒冷几个月以前驾崩──他甚至可能是被暗杀的。他的儿子约雅斤──廿二章廿四至三十节的哥尼雅──向巴比伦人投降,后被废,并放逐至巴比伦。巴比伦人立他的叔叔西底家作王,他作王十一年,是犹大国最后的王。他不计后果地玩弄并背叛他帝国的霸主,巴比伦人于主前五八七年蹂躏耶路撒冷时,他和他的百姓都遭受沉重的惩罚。以下论及的王国是始于在西底家作王期间的一宗意外,结束时是期待一位要来的王,他的名字是西底家这个名字的讽刺性双关语。在其间有其他的章节论到另外三个王。
如意算盘被粉碎(廿一 1-7 )
在耶路撒冷的情况愈来愈可怕。西底家既自绝后路背叛尼布甲尼撒,便只能无助地看 巴比伦人的网在耶路撒冷周围进一步收紧。犹大最后这一位王是一个奇怪而又令人迷惑的人物。他不能抵抗耶路撒冷那来自军方强而有力之反巴比伦势力的压力,看来几乎是方寸尽失,陷于灾祸。他有时会不留情面地讥讽(参卅四 8 及以下),虽然如此,他似乎被一种想法,或者是恐惧所缠扰,即他当日那正确之道不是出于他那些政治顾问或他那些御用军牧之口,而是出诸那个怪人耶利米之口。在犹大国最后决定性的几个月期间,他曾几次(参卅七至卅八章)请求耶利米诊断这个国家的情况和前途。他像一个病人,再三地回到医生那里寻求肯定,却不愿按处方服药。
这段经文叙述王派遣的一个代表团……一个请求……和一个答覆。
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有玛基雅的儿子施巴户珥(不是我们在二十章见到的那个施巴户珥),他是卅八章一至六节所复述的那些政府官员之一,他们以耶利米危害军兵和平民的士气为理由要他闭口;还有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只简述为‘那个祭司’。西番雅在卅七章三节一个类似的代表团中又出现。他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当局必定位居要职,由于有一个被放逐到巴比伦的人写信给他,投诉耶利米曾写过一封颠覆信(廿九 25 )。
代表团提出一个简单的请求:‘请你为我们求问耶和华’(第 2 节)。耶利米作为一个先知,人皆期望他为百姓进到上帝面前求问祂在他们身上的旨意,希望那会是好消息。毕竟过去的日子就是耶和华‘奇妙作为’的故事了。在这里可能指列王纪下十九章所描述的那事件,那不过是发生在一百年前,那时强大的亚述军队从耶路撒冷城墙前悄然消失。这种情形为什么不再发生在尼布甲尼撒手下的巴比伦人身上呢?(顺带一提,尼布甲尼撒〔 Nebuchadrezzar 〕之拼法,在这里是正确的,中间作‘ r ’,与廿七至廿九章的拼法 Nebuchadnezzar 不同,那里是‘ n ’而不是‘ r ’。)无论何时,如果需要奇事的话,现在就是了……而且耶和华岂不是行奇事的上帝吗?
耶利米的答覆是不妥协的,而且粉碎了人的迷梦。第四节的意义不十分清楚,但‘你们手中的兵器’大概是指仍然在城外作战,侵扰巴比伦人的犹大军队或游击队。他们将要撤回城内,准备迎接最后一击。然而,有一事是清楚的,并没有奇事发生。这城真正的仇敌不是巴比伦人;他们只是耶和华的代理人,替耶和华执行那背逆之民无可避免且必要之死刑。在这段经文中有些话语含有冷酷的讽刺。上帝自己‘用伸出来的手,并大能的膀臂’(第 5 节)向祂的百姓争战。一个类似的句子时常用于申命记,描述上帝怎样为祂的子民争战,供他们自由,不受埃及奴役,带领他们到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土:‘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上帝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申五 15 )。但申命记在这样的句子后,总是加上‘因此(或所以)’一词,‘因此’是表明上帝期望子民的顺服。耶利米极痛心地意识到这个‘因此’已被忽视了;顺服并没有表现出来。因此那位曾施行拯救的上帝,现在必须成为施行审判和毁灭的上帝了。
我们在这里所听见的话,并不是一位一直过 焦虑不安生活的先知,一时抑制不住忿怒的回应。它表示耶利米在犹大国黑暗岁月达于顶点之末期,先知那前后一贯的态度和信息(参卅七 3-10 )。他说的话引致他被控,且被认为有理由地被控犯了叛国之罪,一项总是被人憎嫌愤恨的罪行。许多人因耶利米的态度而感到困惑不解。我们值得根据下一部分而更密切地注意这一点。
抉择(廿一 8-10 )
在给西底家的答覆中还加上对百姓说的那一番话。这番话使他们面临一个抉择,在‘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之间作坚决的选择。这又再使我们联想到申命记,在那里百姓面对‘生与福’的选择,他们若认真地接受并活出他们与上帝的新关系,生与福便属他们;若他们忽视耶和华的要求并敬拜其他神明,‘死与祸’便会是必然的结果(申三十 15-20 )。耶利米把这抉择加以现代化,表明它在当代危机中的意义。‘死亡’?……那是临到任何留在耶路撒冷抵抗巴比伦人之人的命运:‘生命’?……出去投降巴比伦人的人必可以得 。任何这样投降的人‘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第 9 节),这是多次出现于耶利米书里面的短句(参卅八 2 ,卅九 18 ,四十五 5 )。在一个成功的军事战役中,士兵能合理地期望带 战利品回家;但在这次战争中唯一的战利品,耶利米出乎意料地说,是生存,就是保持‘生命’,而且只有投降敌人才能得。
请把这些话与卅七、卅八章一起阅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公众会断定耶利米为‘卖国贼’。然而关于这个卖国贼却有许多奇异的事。他并不偷偷摸摸的做事,那是卖国贼的本质。他在耶路撒冷街道上公开传讲叛国的事。他劝告同城的市民出去向敌人投降,不过他并不照自己的忠告而行,却留在城中,分担那些拒绝听他所言之人的痛苦与患难。没有证据显示他受到毫无根据之理想主义或被那卖国贼往往难以置信的政治天真想法所影响。他没有参与和平运动。他不是亲巴比伦派;他是亲上帝。他确信在耶和华的旨意中,耶路撒冷必定会被摧毁。归顺巴比伦不外是接受上帝的旨意──一种必定被视为极令人怀疑的见解。
对于任何相信人类最高尚的理想表现于‘为上帝和国家’一语的人来说,耶利米显然是令人不安的同伴。耶利米是为了上帝,而且就是为了这个理由而反对他自己的国家。他同城的市民面对敌军压倒性的优势仍英勇地作战并捐躯。他们之中许多最优秀的人都相信他们在为耶和华与那入侵的异教徒作战。在军事情况变坏时,他们祈求有奇迹出现。他们是真诚的,但在耶利米眼中,他们是错误的。他们所认为对上帝的顺从,在他看来则为背逆。他看不见他的同胞有什么前途,除了在灾祸过了之后。这就是这人的特色,他相信这是当日‘耶和华的话’,他公开地而且毫不含糊地这样说……而且面对其后果。
大 家(廿一 11-14 )
西底家那噩运代表团去见耶利米的故事,引进一个新的段落,氿集了一系列经文,其共通的主题是‘大 家’。十一节开头的一句话译作‘关于犹大王的家’更好,作为这段经文的标题;正如廿三章九节‘关于那些先知’那句话一样,作为那一段论到有关预言之题目。
然而,‘大 家’的意义可以指两件事之其中一件:
( 1 )大 王朝或王室──这是它在廿一章十二节的意义,或
( 2 )大 王宫,就是王府──这是它在廿二章一节的意义。
我们已经有机会(参十三 13 的注解──变坏的麻布带 )谈到关于大 的王室在以色列宗教生活的核心和重要地位。十二节叫我们注意在以色列并在古代近东一带有关之王室不可缺少的特色。虽然王室的权力会被滥用以求满足个人的利益──耶利米在廿二章十三至十九节对约雅敬严厉的攻击,或列王纪上廿一章拿伯的故事可以证明──但它原是有责任于 保障社会中的正义,而且特别要保护那些在危难中的人:穷人、外地的人、孤儿、寡妇。巴比伦的罕摩拉比王(约主前一七○○年)在他着名的法典中声称,王权乃是众神明所赐:
供正义在国中伸张,
消灭恶人恶事,
使强者不致压迫弱者。
诗篇七十二篇,一篇登基礼的赞美诗,一开始就说( 1-2 节):
上帝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
将公义赐给王的儿子。
他要按公义审判你的民,
按公平审判你的困苦人。
这是在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可悲地忽略了的祷告,就如人民为政治的意识形态而牺牲,并且为了国家或党或经济制度,而拒绝给予人民基本的人权。耶利米无疑是针对这一点;不负责任地运用权力就必引致无可避免的灾祸,灾祸在这里用无人能以熄灭的烈火来描述(比较四 4 )。
在十三、十四节我们从王室转到大 的城──十三节开头的‘你’,是阴性单数,指耶路撒冷,即母城(译按:这是指原文,与和合本有差异,今直译如下:‘看哪,我与你,山谷的居民!平原的岩石!为敌,耶和华说;你们说:“谁能下来攻击我们,谁能进入我们的住处呢?”……’)。然而十三节描述耶路撒冷的言辞读起来非常奇怪。这座城不在‘山谷’中;它建造在一个隆起的岩石上,三面为山谷围绕。从周围的地方来看,也没有任何现 代的旅游小册子会邀请你游历耶路撒冷这个‘平原的岩石’。然而,‘高耸于山谷之上’大概是比标准修订本的译法(‘山谷的居民’)更佳,而且‘平原的岩石’应译作‘岩石的高地’──二者都是耶路撒冷合理的描写。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肆.与犹大民事和宗教领袖对立的预言(二○~二三)
三.针对西底家王的预言(二一 1 ~二二 9 )
二一 1 ~ 7 当西底家王打发 .. 巴斯户珥(不是第二十章的那个人)和西番雅(不是先知西番雅)去找耶利米求问耶和华有关巴比伦的攻击时,耶利米对他们说,耶和华
将帮助侵略者攻击犹大。幸存的君王和百姓将被掳走。关於这件对抗君王的行为,凯理评论说:
在以色列历史中,王族常常是稳住祝福的最後一道防堤。只要君王是严明的,即使人民和先知都做错,神仍然祝福以色列。所有遭遇都有赖於君王,即大卫的後裔。神本该降祸给先知、祭司和百姓,但祂必因仆人大卫的缘故而放过他们。不过,如果不单百姓走迷,甚至君王自己也带领他们行邪恶的事,他们就无法得着宽恕了。耶利米要执行这项忧伤的职责,宣告这项神圣的决定。
耶利米书简介 21:1
西 底 家: 西
底 家 是 犹 大 的 最 后 一 位 王, 于 耶 路 撒 冷 沦 陷 时 在 位。 他 曾 背 叛 巴 比 伦 王, 犹 大 国 因 此 遭 到 强 敌 的
入 侵, 耶 路 撒 冷 随 之 被 毁。 犹 大 灭 亡 的 背 后 隐 藏 着 的 真 正 属 灵 原 由 乃 是 神 定 意 要 因 着 玛 拿 西 的
罪 和 犹 大 的 背 道 而 刑 罚 他 的 子 民 (15:4) 。
21:5
亲 自 攻 击 你 们: 西
底 家 王 打 发 两 位 祭 司 去 找 耶 利 米, 询 问 神 是 否 会 使 尼 布 甲 尼 撒 王 撤 回 (1~3 节 ) 。 神 借 着 先 知 有 力 地 宣 告 说 他 绝 对 “ 不 会 ” 如 此 行。 事 实 上, 神 将 亲 自 攻 击 犹 大, 将 民 众 交 在
仇 敌 的 手 中。 他 们 的 一 切 抵 抗 都 是 徒 劳 无 益 的。
21:7
西 底 家 …… 尼
布 甲 尼 撒: 耶
利 米 的 预 言 在 主 前 586 年 照 字 面 应 验 了 ( 比
较 52:9~11, 24~27) 。 西 底 家 王 眼 见 自 己 的 众 子 被 巴 比 伦 王 杀
戮, 他 自 己 的 眼 睛 也 被 剜, 备 受 羞 辱, 被 人 用 铜 链 锁 着 卑 贱 地 带 到 巴 比 伦, 最 后 死 在 被 掳 之 地 (39:5~7) 。
21:8
8~10 生 命
的 路 和 死 亡 的 路: 耶
利 米 预 告 民 众 说, 如 果 他 们 不 顺 服 神 的 审 判 并 且 归 降 巴 比 伦 人, 他 们 就 要 死 在 城 中。
21:11
11~14 犹 大 王 的
家: 耶 利 米 预 告 犹 大 王 说, 神 原 本 期 望 他 们 在 民 众 当 中 施 行 公 平, 但 是 他 们 却 怂 恿 罪 恶, 不 为 受 压 的
耶利米书
注释
二十一 1 至二十四 10 救恩藉被掳而来
二十一 1-14 从巴比伦得不着解救
先知的预言已来到一个重要的关头,至今我们甚少有日期的标示,说明某事情在甚么时候发生。但现在我们已来到犹大最后一位君王统治的时候,当时尼布甲尼撒王已攻打犹大一次(王下二十四 15-20 ;耶三十七 1-2 )。本书的预言并不严谨地按照年代的先后次序而编排,在这里它论到最后的时刻,目的是要指出犹大的悔改与否已不再是问题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她要如何响应神的审判。这里也不再需要问那仇敌是谁;在西底家的时候,巴比伦是他们的敌人已是明显的事实。
在西底家在位的最后一段日子中,尤其是巴比伦的威胁日趋紧迫的时候,西底家经常咨询耶利米的意见(这里的巴施户珥是王所差派的使者,打耶利米的是另一人,虽然他们有相同的名字,参耶二十 2 )。他希望先知会带来拯救的信息( 2 节),犹如昔日在亚述国当权的时候,以赛亚先知所作的一样,当时耶路撒冷奇妙地获得解救(王下十九 32-36 )。
但耶利米的信息是一贯的,他宣告他们不会获得解救,却要接受刑罚。那回复王的答案是可怕的( 4-6 节),与犹大为敌的,不单是巴比伦,更是神自己。这与昔日神为祂的百姓而战刚好相反,那时祂驱逐在迦南地的原住民,这里甚至用上了同样的措辞(比较申一 29-30 ,四 34 ,五 15 ,七 19 )。审判的预言现今已是极度的明确:西底家本人将会成为受害者(参五十二 8-11 ),尼布甲尼撒是神刑罚的工具。这里说出在神的愤怒中,巴比伦如何被神所使用( 7 节;比较十三 14 )。
这个命令是最后的了,但他们仍有一个选择( 8-10 节)。犹大的百姓可以接受神的审判,或试图去反抗和逃避。「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本来的意思是指遵守或拒绝圣约的抉择(申三十 15 、 19 ),现在却重新用来形容接受或拒绝刑罚。昔日神曾经赶逐列国离开应许之地,使以色列人居住其中,但现今祂要领外邦人前来,并驱逐犹大。他们一定要接受这个刑罚,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在神责罚的另一面,仍常存着恩慈。
最后的神谕( 11-14 节)再提起皇家(戴维家)的责任( 12 节上),就是要施行公平(讽刺地,西底家的名意是「耶和华是公义的」)。这里所特用的词句是要表示犹大王(尤其是西底家)失败了。他们以神同在的保证(撒下七 11 下 -16 )来炫耀自己的力量( 13 节下)。这种滥用神的爱的行为,违反了神的约,犹大的命运成了一个警告,提醒一切轻忽神恩典的人。
耶利米书第廿一章
B 论及犹大诸王和假先知(二十一 1 ~二十五 14 )
前述篇章乃针对约雅敬在位时所发生的事,现在背景转换到西底家执政时(公元前 597 ~ 587 年),以及毁灭的预言之应验。
二十一 1 ~ 7. 西底家向耶利米恳求
这段经文记载的是耶路撒冷被围攻之时,很可能在公元前五八九到五八八年之间。三十七章 3 ~ 10 节亦叙述了类似的事件及西底家对耶利米的传话。然而,该处并非重复了这里的经文,而是提到在巴比伦全力进攻耶路撒冷之前,犹大如何在埃及援助之下,稍微纾解被围的困境。根据巴比伦编年史,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五九七年挥军直入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并在亚达月第二天(即 三月十六日 )攻下该城。这些事件向犹大人表明,耶利米所传讲的话语的确来自于神。情势既已丕变,犹大的官长们现在便转而向先知求教未来的事了。
1 ~ 2. 这里的巴施户珥和二十 1 所提的并非同一人。有关西番雅,参二十九 25 ,三十七 3 。五十二 24 亦提及一同名人士,但应有别于此处的西番雅(和合本在五十二 24 作西番亚)。现在众人都急着要耶利米为他们代求,盼望神垂怜让巴比伦人撤军。耶利米通常提及尼布甲尼撒时所用的拼法,乃音译自巴比伦文 Nabu{kudurri-us]ur (即“尼布保护了我的产业?”),就是马索拉经文的 N#b[u^k[ad[re~s]s]ar 。另一个尼布甲尼撒的希伯来文 N#buk[ad[ne~s]s]ar ,可能是该名字的亚兰文变化。
3 ~ 7. 迦勒底人原本是一个半游牧民族,占据北阿拉伯和波斯湾中间的区域。公元前十世纪,亚述人将早先被称为“海陆”的地方,取名为卡杜( Kaldu ),而到下一个世纪,一些迦勒底的首领被封成为亚大得尼拉立三世( Adadnirari III ,约公元前 805 ~ 782 年)的大臣。结果“迦勒底”这个名字,便被用来指巴比伦全体(参:结二十三 23 ;但三 8 )。此时犹大首都被困还在最初的阶段。犹大抵抗巴比伦的军力,将被逼退到耶路撒冷城中,等候敌人最后的猛攻。神已命定巴比伦人作为祂的工具,用来惩罚顽梗的以色列( 5 节)。犹大将被杀得片甲不留,而且他们的抵御会因为严重的瘟疫而更加薄弱( 6 节)。幸免于难的人,将成为巴比伦的俘虏。根据近东战事的常规,耶路撒冷既选择抵抗外侮,死亡必临到该城的居民身上( 7 节),而且整个地区均会被掠夺一空,作为拜偶像的最终处罚。
二十一 8 ~ 10. 向敌人投降
在近东的全面战争中,若想保全岌岌可危的城市,只有将其拱手让给侵略者。虽然犹大人对此了若指掌,但耶利米的劝告仍令人听来有卖国之嫌。这种在两种道路中作选择的手法,来自申命记三十 15 、 19 。在马太福音七 13 、 14 ,基督同样提到“两条路”,以及许多人在寻找通往永生之路时所经历的困难。耶利米在此所宣告的 生命 ,单单是指“免于一死”。 以自己的命为掠物 这种说法相当不寻常,而且在三十八 2 ,三十九 18 又再度出现。它的意思可能是,正如猎人迅速地攫取猎物,凡投降者亦可同样从敌人手中夺回生命,否则敌人便会取走。然而,这句话究竟意思为何,仍无法确知。参四十五 5 神给巴录的应许,意指他的性命必得保全。
二十一 11 ~ 14. 给王室的信息
我们应记住预言之应验有其条件性,所以这些经节其实就是先知努力不懈,对君王和其臣仆的最后呼吁。信息有两部分,即训勉( 11 ~ 12 节)和宣告( 13 ~ 14 节),内容呼应公元前第八世纪先知们的话语。社会的公平和公义不仅是西乃之约的精髓,同时也是摩西五经立法的根本依据。耶利米仍持守盼望,但愿国人能依照西乃之约幡然悔改,以扭转眼前的灾祸。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耶利米的希望全然落空。这里的 早晨 要施行 公平 ,是指被掳时期之前的君王,在午热难当之前便裁定是非(参:撒下四 5 )。君王、假先知以及不道德的祭司,必须共同为百姓道德沦丧、社会败坏而负责,因为君王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秉公行义(参:撒下十五 4 )。山谷的 居民 其实就是耶路撒冷,因为该城有三面是谷。 Yo^s%eb[et[ ,居民,是一个阴性的字,依照撒母耳记上四 4 、撒母耳记下六 2 等形容神的宝座在之上的经文,可将之译为“座落于”。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二十一章
21:1-24:10 这几章记有耶利米对犯罪的百姓及其领袖和假先知的责备。历史背景看《王下》25章。
21:1 西底家王统治时期,朝中权贵主张亲埃及,以反抗巴比伦。但耶利米警告王,如果背叛巴比伦,便会自招祸患(21:1-22:9)。
21:9
军队攻陷敌方城池,可以分享城中掠物,城中居民只有被掠被杀的份,分不到掠物,若能保留己命,这条性命便是得到的掠物。耶利米宣布巴比伦人灭城灾祸一定来临,投降巴比伦者可以免一死。“以自己的命为掠物”一语正是这个意思。参见38:2;39:18;45:5。但这些信息,在犹大国首领看来,等于卖国。
21:13 “山谷”指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