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二十章
第 20 章
耶 20 章 > 犹大被掳的预言是在何时发出的?
20 章 这件事发生在约雅敬王执政期间。耶利米既在偶像敬拜中心欣嫩子谷讲道,也在本该是敬拜神的圣殿讲道,这两处都聚满人群,也都是敬拜偶像的地方。
耶 20:1-3> 作为神职人员,巴施户珥竟这样粗暴地对待先知,说明什么?
20:1-3 巴施户珥是负责维持圣殿秩序的官员(有关这职位及职责的介绍,请参 29:26 ),同时他也是祭司,并且冒充先知。他听了耶利米的话之后,不但没有认真思考,以行动悔改,反而将耶利米打了一顿,然后用枷锁把他锁起来。真理虽然有时候会刺痛人,但如何对待真理却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素质。我们可以否认真理的指控,消灭犯错的证据,也可以谦虚诚实地接受事实,让真理改造我们。巴施户珥自以为是威武的领袖,其实他只不过是懦夫。
耶 20:4-6> 巴比伦三度入侵犹大是在──
20:4-6 这个亡国的预言最终在巴比伦三度入侵犹大时应验了。巴比伦第一次入侵就在预言发出的同一年(公元前 605 年),第二次入侵约在公元前 597 年,巴施户珥很可能和约雅敬王一同被掳。第三次入侵发生在公元前 586 年。
耶 20:7-18> 耶利米将长期承受的压力在神面前宣泄。我是否活在重重压力下,我可以怎么办?
20:7-18 耶利米向神倾诉自己的感受时,心中夹杂着失望与悲叹。他曾忠心地宣讲神的话,但得到的却是迫害和忧伤。然而,他稍将神的话忍住不说,就觉得骨中像有火在燃烧,使他不得不继续说下去。当神赦免的信息如火在你的骨中燃烧时,你也会忍不住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效果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二十章
呐喊(二十 1 ~ 18 )
耶利米对耶路撒冷悲惨命运的宣告,终于煽动起圣殿总管的怒气而把先知枷锁了一夜。此事直接激起了先知情绪的波涛,使他不期然地发出了呐喊。
.先知被枷( 1 ~ 6 )
听到耶利米的预言,巴施户珥立即怒火中烧,于是鞭打了先知四十下(在保罗的时代是三十九下,参林后十一 24 ),并把他枷起来。但耶利米并没有因此而折服,他当面责备总管。“巴施户珥”这名的意思正恰当地描绘了犹大国厄运的惨况。
总管的地位仅次于大祭司,所以是拥有很大权力的。而“枷”是一种曲的台架,枷在人身上,使人动弹不得,筋肉痉挛,极其痛苦。
.自咒自诅( 7 ~ \cs16 18 )
这篇赋有诗韵的自述反映出先知心底的挣扎和人性的软弱。耶利米听从耶和华的吩咐宣告灭亡的信息,结果他终日成为众人的笑柄和仇敌,甚至挚友也设计谋害他。幸而,他并不灰心,因为他知道神是他的保护者,祂必看顾他及赏善罚恶。但他亦有软弱的时候,当夜阑人静时,无名的恐惧会把他吞噬,以致他咒诅自己出生的日子。他实在是很苦!
祈祷 主啊,让我明白“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箴二十四 16 )的道理。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二十章 注释
1-6 传毁瓶信息的後果
先知的直言不讳遭宗教领袖的逼迫。
2
「便雅悯高门」:大概是朝北的上门(王下15:35; 代下23:20;
结9:2)。
3
巴施户珥的易名成为巴比伦入侵举国惊吓的一个记号;新名称
的原意是「四围受惊吓」(参耶6:25; 20:10; 46:5; 49:29; 哀2:22
)。
4
「朋友」:大概是指政坛上的同党。
7-18 先知痛苦的祷告
本段独白再次表现先知内心的挣扎,虽然众叛亲离,受尽屈辱,他甚
至抱怨神愚弄了他( 7,参15:18),
但先知蒙召的意识却又强烈催逼
他继续传神信息。
7
「劝导」:原文作「引诱」(参出22:16; 王上22:20)或「欺哄
」(参士16:5)。
「你比我有力量,且胜了我」:带有强逼之意;先知采用这般
强烈的语气,因他内心极度痛苦。
10
先知的朋友讽刺他本人才是「四围受惊吓」的人(参3注)。
「谗谤」:或指低声说话。
「我知己的朋友」:原文作「为我谋求幸福的人。」
11
「因为他们行事没有智慧」:或作「当他们失败的时候」。
13
「穷人」:原指有需要的人,这里是指那些因敬虔被恶人逼害
而专心倚赖神拯救的人。
14-18
先知不能咒诅父母,因这是律法所禁止(见出 21:17;
利20:9) , 他只
能咒诅自己的生日或向他父亲报信的人;这些咒诅只是文字上惯用的
发泄方式,以表达个人内心极度的绝望郁闷。
先知的疑问表面上是:他为何要生在世上?
但他的出生与神给他的呼召有密切关系(见耶 1:5),
因此先知实际
上是问:他所传的信息不但没有成果,反带来嘲笑、凌辱,神起初为
何要呼召他?
16
「後悔」:或作「怜悯」;神所倾覆的城是所多玛和蛾摩拉。
(参创19:24-25; 耶23:14)。
「哀声」、「呐喊」:指面对敌军入侵时所发出的警报。
「早晨
...... 呐喊」:指不断受战乱的干扰。
17
「胎就时常重大」:原文作「胎就永远怀孕」,指先知的母亲
不把他生出来。
18
「因羞愧消灭」:或作「以羞愧收场」。
思想问题(第 20章)
1 耶利米埋怨神给他难以执行、招来耻辱的使命,甚至咒诅自己的
生日。
这和我们心目中属灵伟人的形象是否符合?
为什麽他要忠於自己的感受?参 12节上。
2 先知在极度沮丧、困惑中,仍坚持什麽为他的首要任务?
见 9节。
对神他仍坚持什麽信念?见 13节。
3 巴施户珥因恶待神的先知,接到神审判的信息。
讲道材料
耶利米书第二十章
……及其后果(十九 14- 二十 6 )
审判之言,就是戏剧地在粉碎的瓶这件事上描绘的,然后又为‘在耶和华殿的院中’的众人之益处复述一遍(第 14-15 节)。这事大抵发生于约雅敬在位初期之先,那时禁止耶利米在圣殿范围内讲道,而且藉助于巴录把讲词记录下来(请参绪论──耶利米书及着作原因 与卅六 5 提及之禁令)。结果是可预知的。国家的圣地不是传讲那等于煽动暴乱和异端的地方。圣殿当局的负责人已采取步骤,警告他离开。公开的鞭打,被‘锁’了一天(二十 2 )──或被囚于监狱小室中(希伯来文那个字的意思可以指二者)──会使那躁急者冷静下来。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那些官长手中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徒十六 19-24 )。
负责圣殿范围法规与秩序的人是‘祭司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二十 1 )。巴施户珥,可能是个埃及人的名字,在旧约不是个常见的名字;另一个巴施户珥,玛基雅的儿子,记述于廿一章一节和卅八章一节的故事中。我们同情巴施户珥。他有职务,一个重要的职务,就是确保圣殿里的事情做得合适和有秩序。百姓来敬拜上帝时,必须不会受到不必要的骚扰或分心。耶利米在瓦片门口无疑能遂他心意假作不见巴施户珥而打碎瓦瓶,但在圣殿范围发表带有煽动性的言论是不许可的。
这不是个人仇恨的实例。我们在这里见职责不同的冲突,类似我们所见先知阿摩司与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之间的对抗(摩七 10-17 )。巴施户珥在那里要保护组织的利益;而且每个社区都需要法规和秩序的体制。耶利米,在那里所发先知抗议的声音不是无关重要的批评,而是对组织继续的存在构成威胁。大概双方都无法了解对方的观点,有如国防部或五角大厦不能了解放弃核子武器运动( CND-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 )与和平运动一样──反之亦然。巴施户珥用武力尝试使耶利米闭口。耶利米则以灼伤人心脾的审判之言回应,奉耶和华之名宣布不但这城将毁于巴比伦人之手,且明言放逐将至以及巴施户珥和他的亲伴都必死。在‘耶和华不是叫你的名为巴施户珥,乃是叫你四面惊吓’(二十 3 )这句话里面,巴施户珥之名可能有双关的意思,不过这一点我们不十分清楚。关于‘四面惊吓’这片语,请参六章廿五节──先知的任务 和二十章十节的注解──隐伏的疑惑与有把握的信心 。‘法律先生’将要面对法律和秩序的崩溃,而且在将临的骚乱中他自己的命运已注定了。
隐伏的疑惑与有把握的信心(二十 7-13 )
确信他有从耶和华而来的话语,面对敌对而把它传扬出去的勇气──这是从十九章一节至二十章六节浮现出之耶利米的肖像。但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内在的挣扎,在确信中之半信半疑,潜伏于外在勇气底下腐蚀信心的疑惑。面对巴施户珥并给他重新起名为‘四面惊吓’是一回事,但当 众不能再忍受这好传幽暗和劫数信息的人,而把同一浑名讥讽地回敬 先知时(第 10 节),那又如何呢?
没有经文说到耶利米走在那拉紧的心灵绳索上的情形比二十章七至十三节这篇哀歌更清楚了,这篇哀歌是典型的从危机转至确信的一篇。那危机是严重的。耶利米一开始是一阵激怒,当中的压力是标准修订本的译法所难以表达的:
耶和华啊,你欺骗了我,我受了欺骗。(第 7 节)
我们有时都喜欢无恶意的小诡计,这样,上帝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但这是把对耶利米来说是残酷、损伤心灵的经验视同等闲了。译作‘欺骗’的那个字和随后译作‘你比我有力量’的那个字都见于旧约其他含有性引诱或强奸含意的上下文中(出廿二 16 ;申廿二 25 )。耶利米是抗议他被一位上帝侵犯,这一位上帝是他不足以抗拒的。但这是哪一种侵犯呢?这些字眼可能更加尖锐大胆。‘欺骗’这个词被用于列王纪上第廿二章的故事中,在那里说耶和华故意使谎言的灵入了亚哈宫廷的先知口中,因此用他们‘欺骗’亚哈,引诱他陷于死亡。这样看来,这是假先知的使命,去欺骗,去引诱。这种隐伏的思想已存在耶利米的心意中吗?也许耶和华类似地以他取悦自己,使用他传一个假的信息呢!
假如这样,那就不足为奇了,由于其他人,包括其他先知,早就相信耶利米是错误的(请参十七 14-18 ),是假先知。他自己现在是认真地与那问题摔跤么?愿意面对‘若是我错了!’这个问题,乃是灵性成熟的一个记号。请留意听一个激进之罗马天主教神父面对教皇通谕人道生命( Humanae Vitae )(一九六八年),因拒绝接受当中论避孕之教训而受到革除神父一职之威胁时所说的话:
起初我因这消息感到麻木,但麻木渐成混杂的感觉:痛苦、混乱、挫折,和忿怒。我当怎样行呢?服从我的良心或是教皇通谕呢?我答覆这问题并无困难。难题和痛苦在于进一步的问题。我怎么知道我的良心是可靠呢?怎么知道在我的思想中没有被弄得一团糟,而且不被自己的邪恶蒙蔽呢?我对这一切的问题都有理论上的答案,但却不能消除那自疑心理(休斯〔 Gerald W. Hughes 〕所着 寻找一条道路 〔 In
Search of a Way 〕,第 26 页)。
这样的自疑必定在耶利米心中,而且是非常强烈,在敌对和漠不关心的动摇下,在工作明显失败的困扰下,他终于决定:
我不再题祂〔那就是耶和华〕,
也不再奉祂的名讲论。(第 9 节下)
可是竟发现自己做不到!抉择是冷酷的:继续走先知的路,面对‘四面惊吓’和自疑,或是离开而跌入心灵受折磨的莽林中。放弃并不是通到平安的途径。不再讲论耶和华的道吧!但这时:
我便心里觉得
似乎有烧 的火闭塞在我骨中,
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第 9 节下)
继续下去难,但不继续下去又不可能。那曾按手在他身上的上帝不会让他放弃。不信,不肯照我们已得到之远象的亮光生活,是不大容易作的选择,不论它有时显得多么吸引。
虽然有这一切的疑惑,但那不让他放弃的上帝,确实必定是那不会让他失败的上帝。有许多无情而且强有力的仇敌阴谋令他身败名裂(请比较十五 21 ;二十 1 及以下),但耶和华在他的一边‘好像甚可怕〔或无情〕的勇士’(第 11 节)。耶和华为勇士为祂的百姓争战的这幅图画,乃是耶利米在其中受教养的仪式传统中的一部分。用那篇伟大的游行诗篇,就是诗篇第廿四篇的话来说: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
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
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荣耀的王是谁呢?
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
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诗廿四 7-8 )
因此当这种确信汹涌进入他心中时,耶利米便突然爆发出一首赞美的诗歌: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
赞美耶和华!
因他救了穷人的性命脱离恶人的手。(第 13 节)
耶利米可能在这里忆起他早就熟悉的一节赞美诗,不过这首诗在旧约别处并未出现过。无论如何,他的歌是‘困苦人’,就是贫穷人,心灵贫穷的人,那些知道他们完全依赖上帝之人的歌(请比较太五 3 )。
有些事情是用诗歌比用任何其他方法都更容易表扬的。这便是为什么复活节的赞美诗继续对许多人在灵性上有帮助而且有意义,他们对复活节的思想或他们所信关于第一个复活节日实际发生的事都会难以用别的方法去表达。但耶利米的这首歌如果是一首有属天确信之歌的话,我们需牢记,它是在地狱似的绝望中唱出来的。
绝望的深渊(二十 14-18 )
我们已听见耶利米悲叹他生下来便进到争竞不息之世界的事实(十五 10 )。这种绝望和沮丧的心情在耶利米叫咒诅临到他出生的那日这一点上显示出其最痛苦的表现。它盘旋于亵渎的边缘。人咒诅自己的父母,像咒诅上帝一样,在古时的以色列中是犯了死罪(利二十 9 )。耶利米虽然没有咒诅他的母亲和父亲,他却咒诅‘我母亲产我的那日’(第 14 节);他咒诅给他父亲报喜信‘你得了儿子’(第 15 节)的那个人;而且他希望那个报信的人遭受像那临到平原那些败坏城市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厉害而又可怕的命运(请参创十九 24-28 )。在耶利米的话语中有极深的沮丧,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已到了智尽技穷的沮丧,他看见斗大的‘失败’二字已写在他的生命中了。但是,如果有沮丧的话,也会有大胆反抗的成分,仿佛耶利米在他尖叫‘为何?’时向上帝挥动怒拳。人生为何必须像这样‘……劳碌愁苦……羞愧……呢’(第 18 节)。对这个‘为何’是没有答案的。
这一段经文紧接七至十三节的哀悼及为其顶点的赞美诗歌之后,应使我们重新思考到我们从一位先知心灵日记的摘录中所见到的乃是一种循环出现的特色。他卷入──我们不知道有多久──信心的挣扎中。在有些日子里他的人生陷入极度低落的境地,那时他作先知的工作看起来像毫无意义的伪装表现。他无法阻止疑惑的出现;他要与它们共同生活。他怀疑上帝;他要痛苦地学习不信任自己和他自己迅速改变的情绪。黑暗威胁要摧毁他;但在黑暗中有光,是闪烁不定的光,但它是黑暗永不能完全消灭的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潘霍华( Dietrich Bonhoeffer )死于一集中营,他是德国认信教会( Confessing
Church )的领袖,是牧师兼神学家,他深知作门徒的代价,也曾着书论述。他的狱中书简(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就是从那地狱般的集中营中出来的。在耶利米的自白中有极多在潘霍华的经验中找到其回声。潘霍华的一个祷告,耶利米必定会诚挚的说‘阿们’的。
在我里面有的是黑暗,
但有你同在就有光明。
我现在孤单,但你未离开我。
我现在坐立不安,但有你同在就有平安。
在我里面有怨恨,但有你同在就有忍耐;
你的道路是过于人所能了解的,
但你知道为我预备的那条道路。( 狱中书简 )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肆.与犹大民事和宗教领袖对立的预言(二○~二三)
一.针对巴斯户珥的预言(二○ 1 ~ 6 )
巴斯户珥是耶和华殿的总管,他殴打耶利米,并用枷锁着他。次日,当耶利米被释放时,他宣告巴斯户珥及其家族,还有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的厄运。巴比伦王将把他们掳去。巴斯户珥的名字要改为玛歌珥米撒毕(四面惊吓的意思),这是他即将面临的遭遇。
二.耶利米向神投诉(二○ 7 ~ 18 )
耶利米书简介 20:2
2~3 就 打
先 知 耶 利 米: 耶
利 米 很 可 能 被 打 了 40 下 ( 参 申 25:2~3) , 并 且 被 带 枷 囚 禁 起 来。 但 是, 先 知 耶 利 米 仍 然 拒 绝 因 肉 体 所 受 的 痛 苦 而 妥 协,
他 坚 定 不 移 地 宣 告 民 众 即 将 灭 亡 的 恶 运。 他 给 巴 施 户 珥 起 了 一 个 新 名: 称 他 为 “ 玛 歌 珥 米 撒 毕 ” , 意 思 是 “ 四 面 惊 吓 ” 。 巴 施 户 珥 和 整 个 民 族 很 快 将 从 四 面 受 到 惊
吓。
20:7
7~18 耶 和
华 啊: 耶
利 米 一 方 面 向 神 倾 诉 了 自 己 极 度 忧 伤 和 沮 丧 的 矛 盾 心 理, 另 一 方 面 又 向 神 表 达 了 自 己 信 靠 他 的
坚 定 心 志。
20:7 你 曾
劝 导 我: 有
些 版 本 把 “ 劝 导 ” 译 为 “ 欺 骗 ” , 耶 利 米 在 此 并 不 是 指 责 神 是 虚 谎 的。 这 个 希 伯
来 词 语 的 字 面 意 思 是 “ 迫 使 ” 或 “ 强 制 ” 。 耶 利 米 坚 称 神 凭 借 自 己
的 权 柄, 迫 使 他 成 为 先 知, 又 使 他 遭 受 羞 辱 和 讥 讽。 犹 大 的 民 众 不 断 讥 讽 和 嘲 笑 耶 利 米 所 宣 讲 的
那 些 尚 未 成 就 的 预 言, 先 知 本 人 也 遭 到 他 们 的 藐 视。
20:9
烧 着 的 火: 无
论 耶 利 米 如 何 努 力, 他 都 无 法 将 神 的 话 语 压 制 在 心 里 而 闭 口 不 言。 他 与 神 一 同 为 着 民 众 的 罪 感
到 愤 怒。 先 知 完 全 与 神 和 神 的 旨 意 连 为 一 体, 即 使 备 受 痛 苦 和 煎 熬, 也 仍 然 要 传 讲 神 的 话 语。
20:14
14~18 那 日
受 咒 诅: 耶
利 米 所 经 历 的 诸 多 痛 苦、 挫 折 和 失 败 使 他 宁 愿 自 己 未 生 在 世 上 ( 比
较 伯 3 章 ) 。 尽 管 如 此, 他 仍 然 坚 持
耶利米书
注释
十九 14 至二十 18 耶利米自诅生辰
十九 14 至二十 6 耶利米在圣殿中
无疑地,在欣嫩子谷所作的表征是为了使用陀斐特作为一个毁灭的象征;现在耶利米上到圣殿去,再次在那里发出警告(十九 4-5 ;比较七 1-15 )。
紧接下来的结果( 1-6 节),表示先知在社会的高层中产生了何等大的骚动。某些领袖愿意与耶利米走在一起(参十九 1 ),其余的领袖却不愿意如此。巴施户珥似乎是担任圣殿的护卫任务,负责保持圣殿范围的良好秩序,他很可能便是那种反对耶利米的人物。在这里我们看见先知在肉身受苦的第一次记录,正如神曾经警告过他的(一 19 )。耶和华曾应许说他不会被他的仇敌所胜,但没有说他不会因此而受苦。同样地,基督徒也因着基督的复活而得着保证,至终可获胜利,但他们不能免于苦难和别人的敌对。
耶利米从枷锁中获释后,便向巴施户珥发出神谕,这神谕是先前曾向祭司和领袖们说过的( 4-6 节)。巴施户珥重新被命名为玛歌珥米撒毕(「四面惊吓」的意思),因为他拒绝听从神的话,这种态度便引致了犹大可怕的命运。讽刺地,他本以为自己是在护卫着制度和传统,其实他所作的却适得其反;他所保卫的圣殿和其中的礼仪和财富,不久将会不再存在;祭司制度在异地中也变得无关重要。任何一个制度,无论它是如何美善,都不能成为事情的目的;一个制度的完美,是因它指向神的国度。
二十 7-18 最后的忏悔录
在描述耶利米被苦待的记载之后,随即记载他的痛苦,这是因着他的先知工作而引起的。本段落其实可分为两个部分,就是 7 至 13 节和 14 至 18 节。第一部分( 7-13 节)如同一首哀诗,在其中诗人向耶和华提出抗议,并且得到神的保证或回答(例如诗十三)。
这抗议的措辞十分强烈。虽然神曾承诺保护耶利米,但耶利米仍感觉到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常常面对危险,或甚至以为自己受骗了( 7 节上),而他在先知工作中所付出的牺牲都归于徒然。他也感觉到无力抗拒只能顺命传讲灭亡的信息,以致他被孤立( 7 下 -9 节)。
第 10 节描绘了他被人孤立的可怜境况:「四面惊吓」是他给予巴施户珥的名字(二十 3 ),但在这里大概是被人反用在他的身上的一个充满讥讽的名字。「朋友」一词也是讽刺性的,他们在等候他的滑跌并且一蹶不振。
这种孤立感可能是基督徒的普遍经历,但这一切只是一种迷惑,因为根本上,神是要祂的忠心仆人得着好处(罗八 28-30 )。耶利米在后来也认识这一点( 11-12 节),确知神是公义的,祂必以公正对待他,因此他毫不犹疑地向神表达他的感受。第 12 节的呼求正如另一次忏悔录中的情况(十一 20 )。有关赞美的呼喊,请参诗篇一四六篇 1 至 2 节及一四七篇 1 节。
很奇怪,耶利米在痛苦中回复过来之后,接着又表达出他深切的失望( 14-18 节)。自诅其生辰(参伯三 3-19 )是对神的旨意强烈的否认,不管那是关乎个人的或是关乎周围世界的事情。在十五章 10 节提及的思想在这里更尽情地发挥出来,甚至那报喜讯的人也被咒诅。最后他提到他正在忍受的困难能带来甚么好处( 18 节),同时这些苦难也将降在百姓身上。
耶利米的问题跟信心有关,即使最伟大的圣徒,也会因困惑而感到烦恼。这问题不仅是在人的思想内默默挣扎,而往往在切身的事情上,要求人不住地付上代价地顺从神。信心和疑惑可以不规律地交错发生,正如二十章 7 至 12 节和 13 至 18 节所显示出来的。
耶利米书第二十章
二十 1 ~ 6. 耶利米被枷捆锁
耶利米向耶路撒冷宣告神的惩罚即将来到,此举马上引起圣殿总管对他的侮辱。然而,这逼迫耶利米的人被神易名,新的名字再次强调已宣告再三的毁灭信息。
1 ~ 3. 先知在圣殿附近大胆传讲毁灭的信息,激起当权者立刻的报复。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在犹大国祚将终时任职圣殿总管。 巴施户珥和音麦 在此均是人名,但后来成了家族的名称(参:拉二 37 、 38 ,十 20 )。由于二十一 1 和三十八 1 均提到巴施户珥这个名字,似乎这是颇为常见的人名。 Paqi^d[
na{gi^d[ ( AV 首长 )亦即 总管 (参二十九 26 ),显然直接听命于大祭司,负责圣殿周围的秩序。巴施户珥可能打了耶利米四十下,在圣徒保罗的时代此刑罚略有减轻(参:林后十一 24 ),原因是怕超过律法规定的数目(申二十五 3 )。 枷 (马索拉: mahpek]et] ,字根意即“扭曲”)是一种处刑台,它使囚犯在很狭小的空间、以弯曲的姿势被拘禁,目的在限制犯人的肢体动作(参二十九 26 ;代下十六 10 )。囚禁之处位于圣殿北边的门,而非三十七 13 、三十八 7 所提的城门便雅悯门。巴施户珥在仔细考虑后改变心意,他拘禁耶利米一夜之后,在各方反对下仍将其释放。如果巴施户珥以为这网开一面的做法,可以使先知缓和其严厉的信息,他便大错特错了。因为耶利米已立志不计个人代价,一心忠于他的呼召。巴施户珥自己却成为遍地惊吓的象征,一旦巴比伦攻进南国,这种惊吓便会紧紧抓住犹大。 ma{g{o^r
missa{b[i^b[ ( RSV : 四围都有惊吓 )一词亦见于六 25 ,二十 10 ,四十六 5 以及四十九 29 。
4 ~ 6. 我必使你自觉惊吓 ( RSV ),也许暗指巴施户珥是犹大亲埃及派的领袖。在不久的将来,他将自食恶果。然而,这句话亦可译作“我将把你交付给惊吓”。灾祸必在巴施户珥有生之年发生,他必眼见巴比伦人掠夺君王和百姓的财物。对任何心系祖国的人而言,被掳离自己心爱的国家( 6 节),的确是悲惨的命运,而这显然便是巴施户珥和耶利米的共同遭遇。巴施户珥看来是那些说“饥荒和刀剑必不临到犹大家”其中的一个(参十四 14 、 15 ),为着这样的谎言,他现在就要受到处罚了。
二十 7 ~ 18. 先知对命运的不满
这段强而有力的诗歌,涵盖了极不寻常的心理洞察,不单是与耶利米个人有关,而且有助于了解全部的正典预言,因为其中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挣扎。耶利米敏感的天性,在面对他人聆听信息后的讥讽和嘲弄时,表露无遗。但先知炽热的蒙召意识,催逼他无视于亲爱同胞的对立,仍然宣讲西乃之约的属灵意义,此时他的处境便更为艰难。因此,这种情感的煎熬和挣扎,时而引发类似于此处强烈的感情宣泄,也就不足为奇了。
7 ~ 10. 神劝使耶利米履行先知的职责,若非如此,耶利米的个性会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在耶利米奉召说预言的时代,人们都要求预言迅速应验,否则便斥之为虚假。由于耶利米的话语迟迟未实现,所以每当他论及未来时,人们便讥讽他。这对性格敏感的人而言,实在是特别的难堪和羞辱。 强暴和毁灭 ( 8 节)一词表达了先知信息的一贯主题,但也激发了听众的嘲弄。虽然耶利米试图压制自己蒙召的使命感,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催逼,神的话语就像火焰一般燃烧在心中,直到他宣告了方才罢休。这里的“低声说话”(和合:谗谤)可能指不利于耶利米的诡计,或是讽刺地以 ma{g{o^r missa{b[i^b[ ,即“四围都有惊吓”作耶利米的绰号。那些陷害基督的人,也是以同样的态度图谋加害于祂(参:可三 2 ,十四 58 ;路六 7 ,十四 1 ,二十 20 )。
11 ~ 13. 虽然耶利米遭到各样的敌对,但他仍然放胆讲论。因为他了解,耶和华这大能的战士正与他并肩作战( 11 节),这也给予他一切必将真相大白的确据。 12 节和十一 20 的内容十分类似,显示先知对于犹大竟弃绝她的神,感到义愤填膺。在整段悲伤的气氛中, 13 节短暂地以盼望及喜乐的笔调出现。
14 ~ 18. 本章剩下的经节,再次落入深沉的郁闷之中,似乎在暗指耶利米未来将和国人更加疏远。犹大将继续任意而为,而先知却只能无能为力地眼看着毁灭席卷而来。 城邑 ( 16 节)指的是所多玛、蛾摩拉以及平原诸城(参:创十九 24 ~ 28 )。如果耶利米的母亲从未将腹中的胎儿产下,她就必须要无止境地大腹便便。但是大自然有其定律,一旦时候到了,婴儿耶利米就必须离开安全的母腹,进入人类社会。耶利米成年后,因为炽热地忠于神的呼召,故而被剥夺家的温暖,只能孤独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并成为众人嘲讽凌辱的对象。这段经文刻划了先知对命运的极度怨怼,但同时亦显示他仍忠心、顺服于神的旨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二十章
20:1 “殿的总管”:是在祭司以下管理圣殿的人。
20:2
“打先知”:大概是用鞭打(参申25:3;林后11:24)。“枷”:是一种刑具。在木枷上开了孔,犯人的头、颈、手和足都扣紧在枷的孔内,身体要作九十度蜷曲(比较29:26;代下16:10)。
20:3 “玛歌珥米撒毕”:是“惊慌四起”的意思,指巴比伦掳掠来到。
20:7-18
这是本书所记耶利米最后一次自白,也是六次自白中最长的一次。他放胆说话,言词十分激烈。在敌人环伺,亲友疏离的环境下,先知不免发出怨言,说神似乎让人家戏弄他。但他并未因此终止传信息的工作,看18:18-23注。耶利米不是埋怨神把黑白颠倒,而是宣泄自己在困苦环境中压抑已久的苦恼。神命他长期站在反对者的面前,要他经历体验神所要他忍受的苦楚。耶利米的痛苦反映出神看见自己百姓犯罪不信,拒绝接受神善意的对待而有的忧愁伤痛。
20:16 这里的“城”是指被神毁灭了的所多玛、蛾摩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