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廿四章
第 24 章
出 24:6-8> 立约时为何要洒血?代表什么?
24:6-8 要明白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不寻常礼仪,先要了解圣经中对于罪恶与赦罪的看法。神是宇宙的“审判者”,也是绝对圣洁的。祂既是普世圣洁的审判者,就谴责一切的罪,判定罪的代价就是死。在旧约时代,祂悦纳牲畜的死以代替罪人。牲畜流出的血,证明它的生命为另一个生命舍出。献祭的血一方面表明祭牲之死,同时,也象征因这牲畜的代死,罪人就免死而得生。旧约中以牲畜的代死赦免人的罪,只是神暂时的安排,使人仰望耶稣基督为罪人受死,永远除罪(参来 9:9-10:24 )。摩西在这次的立约仪式中,将祭牲的血一半洒在祭坛上,告诉罪人可以再一次来到神面前,因为那献上的祭牲已经代替他们死了。他将祭牲血的另外一半洒在百姓身上,用以表明他们的罪债已经付清,可以与神和好。藉着这象征的行动,神重申对以色列人种种应许,也教导我们关于耶稣基督舍己受死(赎罪)的功课。──《灵修版圣经注释》
出埃及记第廿四章
恩典与荣耀(二十四 1 ~ 18 )
.立约( 8 )──立约是指双方的条盟、契约或是合同。在这里的双方是指神和人;神哪一方面的应许我们已经思想过,而人是站在履行誓言的另一方( 3 ),立约的凭据是祭牲的血( 8 )。根据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这约竟被人的不顺从而破坏了;因此神与人要另立新约,就是希伯来书八 8 ~ 12 所描述的。
.云彩( 15 )──云彩是伟大而神秘的,或者是由于圣经常以此象征神的同在!你可否记得主耶稣升天时(徒一 9 )“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圣经又预言主耶稣再来建立祂的国度时,将会“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路二十一 27 )。
之前我们曾思想过摩西很谨慎地接受叶忒罗的劝告,而他对亚伦和户珥很有信心,所以便放心把营内的责任交给他们( 14 ),可是后来他们却使摩西非常失望!
祈祷 主啊,感谢,因的信实何等广大,的应许没有落空。 ──《新旧约辅读》
出埃及记 第廿四章 注释
1-18 约的确立
1-2 神召摩西等人上山
1「上山」:是本章一个重要字汇,共出现七次之多(1, 2, 9,
12,13, 15, 18 ) 。 作者描述他们逐步上进,每次都到达一个更高
的地方,而最後则以摩西一人达到山顶为故事之高峰。
「拿答、亚比户」:是亚伦的儿子。
3-8
立约的仪式:包括宣读律法,百姓回应,献祭,及洒血。
3「耶和华的命令典章」:就是十诫及21:1所记的典章。
4「十二根柱子」:表示全部以色列人都见证这约的订立。
5 他们所献的是燔祭和平安祭,表明献身事奉,并与神有更亲密的相交。
6「一半盛在盆中」:後来就是用这一半洒在百姓身上(8)。
7「约书」:内容就是21-23章。
8 这里没有说明洒血礼仪在当时有何意义;但它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将约确立了。新约圣经很着重这立约的血(参太26:28; 可14:24)。
9-11 神向以色列人的代表显示自己的荣耀
11 他们吃立约的筵席,也不再发颤了(参19:16),因神现今藉立约与他们相交。
12-14 摩西按神的吩咐
( 2),上山领受石版(就是刻有十诫的石版),并其他诫命。
14 引出日後发生的金牛事件(32章)及约的重立。
15-18 摩西独自在神面前
虽然以色列人的代表能在神面前吃喝,但神威严的一面仍在。
18 可作25章的引言。
思想问题(第 24章)
1 今天信徒对神的「荣耀」了解有多深呢?参林後 3:18。
你对「荣耀」一词有什麽认识呢?
2 以色列人是否严守这约呢?参 32:1-6。
你又是否谨守你与神所立的约呢?
3 试找出 9节所列各人的经历和收场。
出埃及记第廿四章
圣约的承认(廿四 1-11 )
圣约的承认第一、 二两 节的下文是在第九节。在承认圣约的庄严过程中,十二根柱子乃是立意作为这事的永久纪念;请参看创世记卅一章四十五节;约书亚记四章二十节;廿四章廿七节。没有什么根据去假定任何崇拜的意义,诸如那样的石头,在迦南人崇拜中常见到,作为男性神灵的象征。许多古代犹太人的传统,都轻易地接纳‘少年人’( 5 节)为长老的头生之子,因为在这个家庭中祭司的职分都转移给他们。关于这一点,似乎没有确实的证据。麦尼尔( McNeile )提议‘这或许反映一种习俗,它把祭牲( victim )的宰杀与处置的职责委托给家庭中的少年人,因为他们是其中最强壮而又最活跃的分子。’
血分洒在代表耶威的坛与百姓之间,这样表示他们在圣约里的合一。然后百姓重申他们接受上帝的条件,如今都为人所知了(参看十九 8 )。提及燔祭及平安祭,证实从其他的资料来源所得的印象相符,‘利未献祭’事实上在西乃之前,便已经是以色列人宗教传统的一部分;虽然在那里,它们的仪节曾经有所修改。
在完成立约的仪节时还有一个庆祝的举动,那就是共同吃团契餐(廿四 1-2 ; 9-11 )。这两段分开,没有提出恰当的理由。大抵吃喝的限于七十四位客人,因为较早的时候众百姓表示害怕(二十 18 )。拿答和亚比户是亚伦的两个大儿子。由于他们的儿子以前从未被提及过,我们由此可以推断他们还年轻。在利未记十章记载他们夭亡。
神圣的团契餐在圣经中没有其他相类似的例子。何兹解说:他们‘蒙赐以上帝荣光的神秘异象’,这不过解释这里用 chazah ( 10 节,‘他们看见’)是合宜的,这字经常用于先知看见异象。关于‘平铺的蓝宝石’,那就是璧琉璃,试比较以西结书一章廿六节;这里乃是天空的象征。虽然以色列人普遍地认为看见上帝便要死,这些人却幸免了。对于食物,没有提及超自然的因素。可能他们分享已经提过了的平安祭。
对于基督徒,这圣约乃是主的晚餐的预表,这晚餐是我们有特权参加的新约象征。有人有这种印象,就是今天在某些圈子里,他们过分强调饼与酒这两方面的性质,以致团契餐的本质却被忽视了。
到此出埃及记实际上已告结束。其余各章,除了一处主要的例外,都可以归入利未记比较好。
摩西在西乃山(廿四 12-18 )
拉比们称全套摩西律法为妥拉( Torah ),通常译作‘律法’,但是他们又很正确地把它们解作‘教训’。这解法多世纪来对大众传统是口头律法,主要见于他勒目,但也见于其后对它的注释。这概念是所赐给摩西的乃神性的教训,能以有权威应用于一切人生可能的境况。更正确地说,应用的原则在西乃山上赐给摩西,由他交下给约书亚,又照样地由他交给众先知,直至它们传给法 利赛 老师们和现代的众拉比。它被声称为‘口头律法’,乃在西乃山赐给摩西,但是它清楚地是指那基本原则而言。这口头传统在主后大约二○○年间写在米示拿( Mishnah )。他勒目的另一部分,革马拉(译者注: Gemara 是犹太口传律法的注释,用亚兰文撰着。这字的原义是课程或学问。)包括拉比对米示拿的讨论和研究。约在主后六○○年方告定型。其后一切扩展必须与他勒目的原则相吻合。
纵然我们不接纳这看法──耶稣显然批评‘古人的遗传’(见太十五 2 ;可七 3 , 5 ),不予接纳;那种说法也清楚地把上帝描述成使用摩西作祂旨意的中保( mediator )。祂并不打算一开头便告诉他们细节,使他们负担过重。大抵摩西用以等候的六天( 16 节),是在作灵性的准备,以便在与上帝更亲密中渡过。
约书亚大抵留在山上较低的山坡上,以阻止任何人去跟随摩西。参看卅二章十七节,那里表示摩西未与百姓接触。──《每日研经丛书》
8.确认约(二四1~8)
二四1~2 神在出埃及记第二十至二十三章向摩西颁布律法时,摩西是在西乃山上。摩西离开山顶时,神叫他和亚伦,以及亚伦的两个儿子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再到他那里去。可是,只有摩西可亲近耶和华;其它人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律法下,罪人与神之间必须保持距离。在恩典下,我们却“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一O19)。律法说:“他们却不可亲近。”恩典说:“来到神面前。”(来一O22)
二四3~8 摩西下山,向百姓颁布律法。他们立即答应遵行,却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为确认神与以色列民所立的约;摩西先用十二根柱子……筑一座坛(依以色列十二支派),然后将献祭的血。一半洒在坛上(代表神是立约的一方),又将另一半血洒在百姓身上(代表他们立志守约)。
在旧约时代,他悦纳牲畜的死以代替罪人。牲畜流出的血,证明它的生命为另一个生命舍出。献祭的血一方面表明祭牲之死,同时,也象征因这牲畜的代死,罪人就免死而得生。旧约中以牲畜的代死赦免人的罪,只是神暂时的安排,使人仰望耶稣基督为罪人受死,永远除罪(参来9:9-10:24)。摩西在这次的立约仪式中,将祭牲的血一半洒在祭坛上,告诉罪人可以再一次来到神面前,因为那献上的祭牲已经代替他们死了。他将祭牲血的另外一半洒在百姓身上,用以表明他们的罪债已经付清,可以与神和好。藉着这象征的行动,神重申对以色列人种种应许,也教导我们关于耶稣基督舍己受死(赎罪)的功课。
9.神彰显地的荣耀(二四9~18)
二四9~11 接着,摩西和同人再次上西乃山,正如第1和2节所述。他们看见神在荣耀中显现。普遍说,看见神足以致命,但这里却不然。他们都没有被消灭;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换言之,他们看见神,并在那里吃平安祭之祭肉。
圣经在“看见神”这题目上似乎出现矛盾之处。一方面,有经文指出不能看见神(出三三20;约一18;约壹四12);但另一方面,又有经文提及人看见神;如创世记三十二章30节、出埃及记二十四章10节和三十三章23节。事实上,神毫不遮蔽的荣光是烈火,足以使观看他的人消灭。然而他也以人、天使或云彩显现出来(申五24),叫人得以看见他,而又能存活。
二四12~18 这里描述上西乃山显然有所不同。这次,约书亚陪同摩西上山,走了一段路程。在摩西离去时,便委派亚伦和户珥作百姓的审判官。摩西在山边等候了六天,那时荣耀云彩遮盖着山顶。然后,神唤请摩西,摩西便到山顶,进入云中,又过了四十昼夜。四十是试炼或试用的数目。这里是试炼以色列人;而非摩西。然而他们却因陷在罪中而失败了。可见,主借着律法显出人心的光景。
摩西这时领受的训示一直记载到第三十一章18节。
出埃及记 24:8
立 约 的 血: 神
借 着 血 与 以 色 列 人 立 约, 表 明 代 赎 是 神 与 人 之 间 维 持 正 常 关 系 的 必 要 途 径。
1. 血 代 表 洁 净 和 赦 罪, 因 着 祭 牲 的 献 祭 而 有 效。 献 祭 开 辟 了 神 人 和 好 的 道 路, 也 使 人 因 着 信 而 产 生 顺 服 之 心 ( 比 较 罗 1:5 ; 来 9:19~ 20) 。
2. 当 基 督 在 十 字 架 上 流
出 宝 血 建 立 新 约 时, 旧 约 “ 立 约 的 血 ” 的 终 极 意 义 才 得 以 成 全 ( 比 较 可 14:24 ; 来 9:11~ 18) 。 基 督 的 代 赎 之 死 能 够 洁 净 信 徒 一
切 的 罪, 使 他 们 行 在 圣 洁 之 中 ( 约 一 1:7~
2:2) 。
3. 只 有 当 顺 服 和 血 二 者
皆 备 时 (7~ 8 节 ) , 神 才 会 接 纳 他 子 民 和 他 们 对 他 的 奉 献。 神 子 民 只 有 在 借 着 血 起 誓 顺 服 神 以 后, 才 能 与 神 立 约 的 赐 福 有
份 ( 参 “ 神 与 以 色 列 人 之 约 ” 一 文 ) 。 使 徒 彼 得 也 同 样 宣 称 我 们 是 蒙 拣 选 “ 以 致 顺 服 耶 稣 基 督, 又 蒙 他 血 所 洒 的 人 ” ( 彼 前 1:2) 。
24:11
观 看 神 …… 又
吃 又 喝: 圣
经 没 有 告 诉 我 们 神 显 现 的 方 式, 但 是 我 们 却 知 道 神 不 会 完 全 向 人 显 现, 因 为 没 有 人 见 了 神 的 全
部 荣 耀 还 能 够 得 以 存 活 ( 参 33:18~ 23) 。
神 的 显 现 以 及 人 在 他 面 前 的 吃 喝, 表 明 只 有 当 神 子 民 献 上 赎 罪 祭 并 且 把 自 己 献 给 神 以 后, 他 们
才 可 能 与 他 相 交, 这 也 正 是 新 约 圣 经 所 启 示 的 一 条 原 则 ( 比 较 太 26:28 ;来 12:18~ 24) 。
24:16
16~ 17 耶 和 华 的
荣 耀: 神
出埃及记第廿四章
D 盟约之确立(二十四 1 ~ 18 )
二十四 1 ~ 11. 立约
1 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 。本节列出 9 至 11 节将会再次提到的“要角”。拿答和亚比户是亚伦的儿子,民数记三章 4 节说他们受神审判,因而身亡;事情始末则记载在利未记第十章。这是他们后来没再出现的原因。他们在此出现更加证实了本段传统的可靠性,因为谁也不会将他们的名字,加插在这么重要事件的记录中。相反地,“亚伦和户珥”两人( 14 节)则在十七章 12 节和亚玛力人作战时便已出场。 长老中的七十人 ,是个传统的约数,可能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亦有可能代表雅各的七十位子孙(民十一 16 ;路十 1 )。这些“酋长”可能和十二支派的族长一样(民一),后来在以色列支派组织中有固定的地位。
2. 惟独摩西 (和合本作“你”),可以上到山顶。这个仿佛客西马尼园(太二十六 36 ~ 39 )的情景,可能表示和神的亲密有程度上的分别。一般人要留在山脚,有资格上山的也只可以走到一半,惟有摩西能够上到巅峰朝见神。
3. 一切的命令、典章 (“一切”和合本作“都”),命令大概是绝对的律法(如:十诫),而 典章 (译作“判决”更佳)则是指“判例法”。两者都在约书里,所以其中的分别并不重要。然而这句话却证明了十诫并非约书惟一的条款(即排除约书其他一切的材料)。
4.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 。公开诵读以及接纳条款是立约的必经步骤。此外,这些“盟约责任”又需具有永久性的外在形式,是以摩西将它付诸笔墨。对现今世代来说,有条约而不付诸文字是不可想像的。但当时所写的究竟包括了什么,却是无法肯定的问题。这文件可能比我们现有的“约书”长,也可能比较短。五经并没有很多地方,在传统中强调将当时的事迹或是律法记录下来。但我们亦可参较“十言”(出三十一 18 )和亚玛力之战(出十七 14 )的记录。 一座坛……十二根柱子 。这里的“直立石块”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象征,而祭坛在接下来的仪式中,则显然象征耶和华。然而血礼的血是洒在百姓身上,不是洒在代表他们的石柱上( 8 节),证明了柱子不过是象征,迷信成分并不存在。
5. 少年人 ,这是原始的一笔,来自未有专业祭司以前的时代(至于利未支派被“按立”的理由,可参出三十二 29 )。选择少年人担任这些工作纯粹是基于实用的理由,和法术无关,身体不是强壮灵活,便无法将牛绑在石坛之上。少年人好作战士,也适合作为“祭司”。
6. 摩西将血一半 ,大部分的立约仪式中都包括了血礼。不少国家都有二人将血混合为一,结义为兄弟的习俗。这里没有解释立约仪式的用意,它可能表示神和百姓从此成为“血亲”,神自我宣告为他们的“父”和“救赎的亲属”,即“报血仇者”(出六 6 )。亚伯拉罕之约的立约仪式是个更为原始的血礼,立约双方在切成两爿的祭牲中间走过(创十五;这仪式后来在耶利米书中复兴,参耶三十四 18 )。血礼可能表示:若果违反盟约的协定,便是将死亡招到自己头上;但也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流血虽然亦可能象征舍弃生命,却似乎和赦罪无关(利十七 13 )。
7. 将约书念给百姓听 。如今宣读正式的书面盟约,对他们口头上的允诺有确认及正式化的作用。“约书”一名也是来自本节,专指以上几章经文,这用法相信是正确的。
8. 立约的血 。这句话在最后晚餐的庄重场面中再次出现(太二十六 28 )。十架上的基督不但(和摩西一样)是盟约的中保,更是立约的牺牲。
9.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 。第 9 ~ 11 节接续 1 ~ 2 节的故事。然而我们也没有必要接受某些学者的理论,认为这句话证明了第 9 ~ 11 节是上面所记之立约仪式的另一个纪录。根据第 1 节的形容,这时登山的理由纯粹是崇拜。没错,从古到今要确立盟约,同享筵宴(特别是和盐有关系的筵席)都是惯常的方法;然而祭筵也是任何牵涉到平安祭( 5 节)之崇拜仪式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不然祭肉怎么处理呢?燔祭的祭肉无疑要完全烧尽,作为对神的献礼,但“又吃又喝”( 11 节)所指的,大概是“燔祭”之后献上的“平安祭”。
10.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 ,这句话骤看似乎和三十三章 20 节相抵触。即使在那节,神也只是容许摩西看见祂的背面而已(出三十三 28 )。本节更同时强调,众长老不敢举目高于祂脚凳之上。这些拟人的象喻自然包含了极深的属灵真理,摩西蒙脸(出三 6 )和以赛亚的哀号(赛六 5 ),都是这真理的表彰。凡人目光实在无法承受神全部的荣美;惟有藉着基督,我们才能看见祂的真像(来一 3 )。 以色列的神 ,这句话在旧约并不罕见,在此出现却颇有古风。如第 11 节所述,这里发生的神迹不只是长老看见异象,更是他们没有受到伤害,能以参与交谊的筵席。
平铺的蓝宝石 。挪士指出这种铺道,美索不达米亚特别常见。所指的可能是天青石( lapis lazuli );自古以来,这种蓝色的石材已经为人爱用。 蓝宝石 颜色的正确翻译,是指一种深蓝色,再没有哪个字比这个更贴切用来形容苍天的了。一切雷轰闪电过后,是透明的碧空──然而这幅荣美的图画,也不过是神低微的脚凳而已。以西结书一章 26 节描述神坐在蓝宝石宝座上,下面是水晶的穹苍;启示录(启四 6 )亦作出了同样的描绘。
11. 尊者 ,是个罕见的古字,直译可作“四角上的橛子”,从上下文来看,含义很是清楚。旧约此后亦使用了类似的喻象(赛二十二 23 ;亚十 4 )。
二十四 12 ~ 18. 石版
12. 石版并……律法 ,译作“石版,即律法和诫命……”更佳。故事续篇(三十四章)证明石版上只是写上了十诫。圣经其他地方称这两块石版为“法版”(出三十一 18 )或“立约的版”(申九 9 )。
13. 约书亚 ,在十七章 9 节首度出场。后来在会幕的讨论中(出三十三 11 ),他要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6.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 。彰显神临在或“荣耀”的表征全都有了:云、火、神的声音。 停 ,希伯来原文的动词是 s%a{k[e{n “居住”。后来用作形容神向人彰显其临在的专用术语“舍吉拿”( shekinah ),也是衍自这个动词。这字和希腊文的 ske{ne{ “帐幕”谐音,所以新约形容“道成了肉身,‘支搭帐幕’(住)在我们中间”(约一 14 )。
第二十四章
24:1 本节到18节记述正式接受“约书”的仪式。3-8节是宣读“约书”和俪血礼,1-2节及9-11节讲摩西和长老等上西乃山见神,并吃立约的筵席。12-18节为摩西在西乃山上为接受石版及造会幕的指示作准备。他在山上四十昼夜。
“拿答、亚比户”是亚伦的儿子(6:23;参利10:1-3)。“七十人”乃以色列民的领袖和代表。参《民数记》11:16-25。亚比户本可继亚伦为大祭司,但因献上未吩咐的凡火,与拿答一同死去(看利10:1-2)。
1-2节为20:21所记的继续,那时百姓远远站立,摩西挨近神所在的浓云中。其间插入“约书”(20:22-23:33)。
3-8节记述摩西下山主持接受“约书”仪式,然后与众长老等上山见神(9-11节)。这种不依次序写作的原因,看20:18注。
24:2 摩西为以色列人与神之间的“中保”;主耶稣为“新约的中保”。
24:3 “命令”可能指“十诫”;“典章”指“约书”中的律例(21:1-23:19)。
24:4 参17:14注。这个时代的文字都是一栏一栏写在皮卷或蒲草卷上,有时甚至两面写,写毕有如中国字画卷起,并加封保存。这种卷轴有长有短,有的埃及蒲草卷长逾30公尺,不过已发现的圣经古卷很少超过10公尺。宣读这种古卷,一手放一手卷,十分吃力。新约时代,书籍形式逐渐代替了古卷。
这“十二根柱子”当为见证耶和华神已和以色列十二支派立约的标记(创28:18;
35:14, 20)。
24:5 “少年人”指担当祭祀工作的青年,那时尚未正式设立祭司制度(民3章),祭司的工作由长老(12:21)或者指定的年纪较轻的人担任(参19:22注)。据犹太拉比解释,这些协助摩西的青年人都是以色列人的长子。
24:7 “约书”应为20:22-23:19的全部。但此处似包括20:2-17和23:20-33的“十诫”和训谕。在一个主要为口传文化的时代,为求众人明白并记住“约书”中的规条,摩西很可能在两次仪式中把同一约书的条文先“述说”(3节),再逐字逐句念出来。
24:8 摩西将祭牲一半的血洒在神的坛上,一半俪在百姓身上(6节),表明神与百姓已完全联合为一。耶稣基督设立圣餐时,也把代表祂舍命流血的杯称之为“立约的血”(太26:28)。
24:11 神显现是在密云或烈火中。长老们看见的神当不是祂的全面,因为人若看见神面必定死(33:20)。他们在神面前举行盛宴,欢庆立约。
24:18 摩西在山上停留四十昼夜,一直领受到建会幕的命令与规划之后才下山。新约时代的耶稣也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太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