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十八章
第 18 章
创 18:2-5> 亚伯拉罕为接待陌生旅客立下良好的榜样,我对待身边最亲近的人却是……
18:2-5 亚伯拉罕热情款待这三位客人,罗得也一样( 19:2 )。当时,个人的声誉与是否殷勤好客大有关系,即便对陌生人,也会像贵宾一样来接待。真诚地款待客人、供应食宿,不但过去或是现在都是最直接和实际地表示对神顺服的方式,也被证明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当我们有机会接待陌生人的时候,应当记得亚伯拉罕的榜样(参来 13:2 )。
创 18:14> “有什么事会难倒神吗?”
18:14 没有任何事会难倒神。我们要习惯作如此思考:“我想改变的这种习惯,对主是否太难呢?”“我个人在沟通上有问题,在主是难成的事吗?”这样的问题提醒我们神愿意亲自参与我们的生命,也鼓励我们寻求祂的帮助。
创 18:15> 撒拉因隐藏着的惧怕而撒谎,在我心的深处,是否也怕……
18:15 撒拉因为怕被人知道她笑了,所以撒谎。我们害怕别人知道我们内心的思想和感情,或者发现我们做错了事,这些惧怕最容易叫人撒谎;但是撒谎比讲出实情令事情更复杂、带来更多的麻烦。我们不从心底信靠神,我们的麻烦会比我们最初想像的更多。
创 18:20-33> 神改变了亚伯拉罕的心意,使他更明白神。我愿让神改变我的心意吗?
18:20-33 亚伯拉罕改变了神的心意吗?当然没有。其实是神改变了亚伯拉罕的心意。亚伯拉罕知道神是公义的,并且要刑罚罪,但他有可能怀疑神的慈爱。他似乎想探测神的心意,要知道祂究竟有多少怜悯。他与神交谈后,相信祂是慈爱公义的。我们的祷告不会改变神的心意,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明白祂的心意,并改变我们的心意。
创 18:20-33> 神为什么容许亚伯拉罕怀疑祂的公义、并为罪恶的城市求情?
18:20-33 亚伯拉罕知道神一定刑罚罪恶,但是他也知道神对罪人是满有怜悯的。神知道在所多玛城里不会有十个义人,但是祂满有慈爱,让亚伯拉罕为那座城求情,甚至帮助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逃出所多玛,然后才将那城毁灭。神不是以毁灭恶人为乐,但祂必要消灭罪恶。神既公义又有怜悯,我们要因祂的慈爱临到我们而感谢祂。
创 18:21> 神仍耐心地、公平地等待着,等待往昔的人,也等待着你我……
18:21 神给予所多玛城的人一个公平的测试。祂并非漠视他们的恶行,只是耐心地、公平地给他们悔改的最后机会。现在,神仍在等候,赐人回转归向祂的机会(参彼后 3:9 )。聪明的人会在神惩罚罪恶以前,就归向祂。
创 18:25> 看见神施行审判,心总带有疑惑──神对所多玛的人不公平吗?祂真想把义人跟恶人一同除灭?
18:25 正好相反,这里显出祂的公平:( 1 )祂同意为了城里十个义人而赦免全城;( 2 )祂对罗得──全城中惟一一个跟祂有关系的人非常怜悯;( 3 )祂对罗得显出极大的耐心,在毁灭所多玛前,几乎是强行将他拖走( 19:16 )。当你想神是不公平的时候,要记得神的忍耐。即使最敬虔的人都该受神公义的审判。我们应当庆幸,因为神没有像刑罚所多玛那样审判我们。
创 18:33> 神按祂的心意来垂听祈祷,可是我心所想所欲求的,实在期望祂会应允……
18:33 神向亚伯拉罕表示,他可以向祂祈求任何的事,但须明白,神将按照自己的旨意来回答。我们所求的往往与神的答覆有出入。只有神知道事情的全部,你是否因神的答覆与自己期望不符而忽略了神答允你的祷告呢?──《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世记第十八章
忠心仆人的模式(十八 1 ~ 15 )
有一天,当亚伯拉罕在幔利橡树下乘凉休息之际,神向他显现,差三个人来到他面前,其中两个是天使( 22 ,十九 1 ),这是旧约时代神以人的样式向人显现的一个实例。我们可从亚伯拉罕接待神的使者这件事上所表现的态度来看,一个忠心仆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知道事奉神是蒙恩的机会( 3 )──我们看见他很乐意接待这批访客,知道这是一件蒙福的事。照样,我们若越肯事奉神,便越长进,因而越蒙恩。
.找机会乐意事奉神( 3 )──他没有放过这机会,尽心尽意款待这批访客。读者,主来的日子近了,你有否抓紧这个事奉主的机会呢?
.谦卑的事奉( 4 )──亚伯拉罕很谦卑地称自己为“你们的仆人”,又预备水给他们洗脚。事奉神必须要带谦卑恭敬的态度,因我们所事奉的乃是宇宙的创造主,我们实在没有资格和不配来服事祂。
.把最好的献给神( 7 )──他奉上最美好的菜肴来款待客人。我们今天也应当把我们最好的恩赐奉献给神使用。
.有责任感( 2 、 6 、 7 )──他“跑”、“急忙”表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亲力亲为地款待客人。
.牺牲付代价的精神( 8 )──他自己站在旁边侍候。
祈祷 主啊,感谢赐我事奉的机会和能力,愿我能好好把握,以谦卑的态度服事。
神的朋友(上)(十八 16 ~ 21 )
基督教其中一个最奇妙的真理,就是我们可与神成为朋友,但成为神的朋友最重要的条件是顺服祂。耶稣说:“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 14 )在本段中,我们可以看见神与亚伯拉罕为友:
.神的朋友看见神的计划( 17 、 20 ~ 21 )──神把祂对所多玛的计划向亚伯拉罕开启,可见他是神特殊而亲密的朋友。主耶稣对门徒说:“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十五 15 )
.神的朋友必得神的眷顾( 19 )──“眷顾”在原文含有认识、照管之意;神必照管认识祂的人,以恩惠能力托他。
.神的朋友必要像神( 19 )──神对世人之罪恶与公义有深切的关怀,照样成为神朋友的也必须反映出神这样的关怀。亚伯拉罕自己成为榜样,教导他的子孙要过公义正直的生活。
.神的朋友必享受神的应许( 19 )──就是因为亚伯拉罕坚定相信神的应许,为此神接纳他成为朋友,也“就以此为他的义”(十五 6 )。
祈祷 感谢父神,我能成为的朋友,我愿绝对忠诚的信靠。
神的朋友(下)(十八 22 ~ 33 )
倘若我们遵照主的吩咐而行,我们就是神的朋友(约十五 14 );这段经文继续告诉我们神的朋友应有的三种态度:
.对神的态度( 22 )──当神的使者离开亚伯拉罕之后,亚伯拉罕仍旧独自“站在耶和华面前”,单独留下来和神在一起。我们是否常常单独与神“晤对”,与祂成为良朋密友呢?与神晤对接触越多,我们的灵性便越丰厚和成熟,成熟刚强的生命能使我们勇敢站在时代面前作忠心的见证人。
.对自己的态度( 27 )──当我们与神晤对,认识祂是无限永恒的神时,我们就会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软弱和无能,像亚伯拉罕一样承认自己只是“灰尘”而已!
.对别人的态度( 24 ~ 33 )──在亚伯拉罕与神的对话中,显然他正想到他的侄儿罗得,他希望神因罗得的缘故而使所多玛城可以幸免于难。可见神的朋友对别人一定有仁慈为怀的心,基于此种心怀,他以一种大胆的勇气向神陈情,首先建议也许在所多玛可以找到五十个义人,然后逐次递减数字,最后希望神答应若在所多玛找到十个义人就不毁灭这城。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祷告的功课,就是因神所赐的信心而产生的胆量,巴不得我们也像亚伯拉罕一样,凭信心得进到神施恩座前的自由和胆量。
祈祷 主啊,我愿有亚伯拉罕祷告的精神!──《新旧约辅读》
创世记 第十八章 注释
18:1-8 亚伯拉罕接待耶和华和的使者
他款待三个客人的态度有两大特点:
1 他把最好的拿给他们享用,包括拿水给他们洗脚 ( 4), 拿饼 给他们吃
( 5), 又宰了一只又嫩又肥的小牛,还供应奶油和
牛奶( 8)。
6「三细亚细面」:约为廿二公升面粉,可以做成很多的饼,表
明亚伯拉罕对客人的尊敬和关注,力求预备充足。
2 他用最迅速的行动款待客人,本段经文四次提到他「急忙」和「跑」( 2,
6-7)。
8「奶油」:是用骆驼和山羊的奶制成的,在中东一带被视为上好的饮品。
18:9-15 耶和华再次应许撒拉生子
撒拉听见她将会生一个儿子,就偷偷地暗笑,因她觉得自己和丈夫都衰老了,不可能生儿养女。但耶和华说:「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
麽」( 14),即是说:「有什麽事是耶和华不可以做成的」?
18:16-21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预告所多玛的灭亡
当亚伯拉罕按照该地送客的习惯陪客人走一段路时,耶和华就定意把要毁灭所多玛之事告诉亚伯拉罕,因为耶和华既「眷顾」( 19,
或
作 「拣选」)亚伯拉罕,和他立约,便应把自己要做的事告诉他,让他从中得到警惕,好好教导子孙遵行神的道( 19)。亚伯拉罕和神
有十 分亲密的关系(以赛亚称他为「神的朋友」,见赛 41:8),
故能够获 知神的心意。(参考:所多玛与蛾摩拉)
18:22-33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向耶和华哀求
有关亚伯拉罕的祷告,以下几件事值得留意:
1
22「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原是「耶和华仍旧站在亚伯拉罕面前」。神不但把秘密告诉亚伯拉罕,且让他有机会向神祈祷。透过
祷告,亚伯拉罕更明白神的心意;神毁灭所多玛,因该城罪恶满盈,连十个义人都没有,应受刑罚。
2 亚伯拉罕的祷告十分坦诚;他自己微小( 27「我虽然是灰尘」),却为了所多玛城勇敢地向神大胆坦诚说出心声,甚至两次求神不要
生气(30, 32)。
3 亚伯拉罕的祷告极其恒切;他不放松,一次又一次和神讨价还 价,求神施恩,改变 原定要毁所多玛的计划。
32「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亚伯拉罕不继续把义人的数目减低於「十个」,可能他觉得所多玛城若没有十个义人,则该受毁灭。
思想问题(第 18章)
1 亚伯拉罕虽然是依照当时的习俗款待客人,但他的盛情却是对人尊敬与关注的表现,这给我们什麽提醒及榜样?
2 神与亚伯拉罕刚立了约不久(见 17),又再次向他显现,重申他 在翌年必得儿子的应许( 10-14),其意义何在?
3 读毕本章,你对神的性情有否新的领会?
4 亚伯拉罕为他侄儿罗得所处的城市代求,神也答应为十个义人的缘故保存该城。
今天你有否为你的时代祷告?
你所重视的是物质上的富裕,还是公义、正直?
5 神向亚伯拉罕坦言 行事的计划,亚伯拉罕则不断向神坦诚祷告,这种神人之间独特的关系在其他宗教可以找到吗?
创世记第十八章
警告(十八 1- 十九 29 )
这两章的故事差不多是最长的(比廿四章稍多了几行)而且它在亚伯拉罕叙事诗中,是最复杂的。就布局言,是由三个人──姑且把他们称为三个人──的活动联在一起。他们开始时在幔利向族长显现,而且再一次宣布撒拉将生一子。突然之间,其中一位显露出来是耶和华,祂并且严严地申斥撒拉(她在附近听闻),因为她笑那个消息。其后那‘人’与亚伯拉罕起程向所多玛走去。他们当中两个走在前,第三位(耶和华)停下来,告诉亚伯拉罕祂多么担心那邪恶的城市。亚伯拉罕试试代该城求情,却没有成功。到了这里,我们告知‘耶和华就走了’,而亚伯拉罕则回到希伯仑去。其他的两个‘人’(现在作为天使显现出来)前去所多玛,在那里受到罗得的欢迎,在一场与当地居民的麻烦过后,他们奉上帝的名宣告这城要遭毁灭。他们也与罗得有些麻烦,但是设法救了他和他的家人──虽然不包括他的妻子──及时在灾难未临到所多玛与其邻近地方之前逃出。
这故事有力而且迫人,峻峭凌厉,隐密神秘,而且有时各部分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关联。其中有许多言论,大多数是属于警告的──本节标题便由此而来──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谛听,却也有一种希望的论调。我们且来看看它怎么产生。
笑(Ⅱ)(十八 1-15 )(续)
故事一开始给我们显示东方人款客的典型场面。
在东方,款客比之我们(西方国家)通常的办法──举行一个晚宴或给朋友住一宿意义大得多。这里的意思本来是把陌生人带进自己家中,而且作为一种高度可敬的德行,特别在像亚伯拉罕所属的游牧社会为然。在这样的社会,客人差不多视为神圣,任何路过的旅客,甚至一个属于敌对部落的人也配受这款待。款待他的情面常常比款待自己的尊长或族长还大,接待之隆重往往也尽其所能。
所以,在这故事里,亚伯拉罕在这三个人面前俯伏在地,而且‘急忙’去照料准备饭食;在他们吃的时候,又恭敬地站在旁边。他如此行,并非因为他们特别重要。在其中一人未提及撒拉将有一个孩子之前,他毫不以为他们不是普通的访客。整个要点,乃是他最初并未知道他们是谁。
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并不打算过分赞扬他的作为。希伯来书说‘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见来十三 2 ),是要我们以他为榜样。但是在同一故事后,罗得完全像亚伯拉罕那样恳切地接待天使,似乎说故事的人并不想拣出他来称许。他似乎只是提出亚伯拉罕,当日作为一族之长,他依理而行,而不是要指出一个教训。
(二)
故事的这一个部分所想提出的主要教训,第一乃是上帝显现的特殊方法,第二则是撒拉在她丈夫之后不久,对于上帝的应许也笑了。
所记述上帝的莅临之法,远出乎古代以色列叙述上帝与人交往常法之外。通常上帝在异象或梦中被人‘见到’(如创世记十五章的亚伯拉罕所见),有时,是祂的灵感动人(如撒上十 10 的扫罗);或者是祂的‘话’临到他们(如耶一 4 的先知);或者祂甚至直接对他们说话(如创十二 1 的亚伯拉罕)。同时祂差派祂的天使,这些天使有时描述成差不多就是人类(例如撒下廿四 15-17 ;王上十九 5-8 ;路一 11-13 , 26 以下)。但是在旧约,我们几乎不可能像这样(如果我们不算上帝在园中寻找亚当,或者在该隐额上画一个记号,或在创世记较早期的起源故事中,祂所作的其他属地的事):上帝与人在一起,好像祂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洗祂的脚,吃一顿为祂做的饭。祂的两个同伴,后来称为天使的,也都这样作。对希伯来听众,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当说故事的人,以‘耶和华显现’一语开始,其后说到那三人中之一是上帝时,他们必然大感惊讶;他们一定觉得这样说有违背他们十诫中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的危险。
但是细想一下,他们会明白,像创世记说故事的人那么好的一个希伯来人,被指为有这样的错误是不公平的;他这么大胆而又具体地描述上帝,必然别有其他目的。他们自己是希伯来人,他们很快便会猜出这目的是什么。很可能是要强调创世记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意义。或者换个说法,作者在这些事故中,想叫人看到上帝用一个很特别的方法临在。亚伯拉罕的生命正在迅速地走向高,而世界的未来极端依赖现在所发生的事情。
如果我们像一些教父那样,总以为这三位访客等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我们便大错特错了。接受这显现的特殊性质那可能是很好的。但是这故事是一出具体的戏剧,描述对亲历其境的人有重大关系的实在事件;而这事件显然因为对他们有关系,对我们也有重要关系。它不可能是基督徒生活的一种密码,为希伯来听众关心的,对他们隐藏的暗示。讲故事的人说上帝拣了一个不寻常的办法,因为沿这不寻常的情境,祂才能启示祂自己,此外没有其他原因。
(三)
我们不知道亚伯拉罕对于创世记应许的奇异的重申之反应,但是我们知道撒拉的反应。她像东方恭顺的妻子那样,在背后等候,准备必要时上前应命,却无意中听到那些人告诉他丈夫,她将生孩子,她便笑起来。她对自己说的话有刻薄严峻的幽默和一点点的粗鄙:她已远过了生育儿女的年龄,她的丈夫现在都已年迈,她怎么能有孩子呢?
但是她的笑,竟比不久前亚伯拉罕的笑(十七 17 )甚至更为该受责备。难以相信的是亚伯拉罕没有告诉她上帝对他说的话。按人之常情,他很可能已经告诉她自己的反应。果真如此的话,则撒拉并非发表新的惊愕,而是重复使她烦恼的怀疑。她自己浅薄的思想便证实这点──暗示她不可能恢复生育能力。所以上帝重申祂的话(此时他们一定已经知道这位访问者是谁),对亚伯拉罕说:‘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而且对撒拉从阴蔽处出来时,祂直截了当地指出:‘不然,你实在笑了!’
我觉得希伯来书十一章十一节赞扬撒拉的信心可能误会了这段经文。她正如不久以前亚伯拉罕的情形,她一直抗拒,以致她必须被拉进恩典的境界;上帝要很费力才说服他们好使祂行出神迹,并勉强他们尽他们的本份使祂的应许变为现实。
代求(十八 16-33 )(续)
(四)
至此,故事的神秘风味,使我们对亚伯拉罕的心情之推测,现在强烈地显示出来。他终于同意他的命运,而且瞥见它的一些意义。接便描述上帝向亚伯拉罕透露祂关于所多玛和蛾摩拉罪恶的呼声已声闻于祂。这样一来,祂给祂仆人对祂的特性有一种见识,而祂也就可以命令那将由他而出的‘强大的国’去‘秉公行义’,并且名符其实成为选民。于是上帝对亚伯拉罕宣布祂要下到所多玛和蛾摩拉,察看祂所听闻的是否属实。
在希伯来文,与‘呼叫’( cry, 或如标准修正译作‘怒号’ outcry; 译者注:中文和合本未译出这字),及‘下去’( go down )相伴而来的,有深远的影响。前面一字唤起听众回忆亚伯的血从地里‘呼叫’复仇(创四 10 );及至稍后在埃及为奴的希伯来人在被压迫中叹息,‘哀求’上帝帮助(出二 23 )。后面一字则会唤醒他们想起以前上帝曾经降临──下去要看看巴别城和巴别塔(创十一 5-7 ),以及将来祂为祂的百姓‘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而‘下去’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出三 7-8 )。那么,上帝所回应的乃是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受害者,就是那些因为这些城市的罪恶‘甚重’,而受苦的人的呼喊。它的意思是祂会──而且实在已经──听了世上被虐待的、败落而又被奴役的千千万万人,在他们的苦闷与失丧中祈求公义与医治的呼声。
亚伯拉罕知道上帝所打算拯救的就是这样的世界。我们回头再看洪水与巴别塔时代的气氛的严重,正如巴别的居民一样,所多玛和蛾摩拉实际上是未得救的大量人类的缩影。上帝在天上不能默不作声,也不能无动于衷,任凭他们犯罪受苦。祂必须‘下去’看看,才决定怎么办。直到如今祂才有一个自己的民族来帮助祂。所以上帝让亚伯拉罕知道,他和他的仆人在拯救世人事上也有任务。当祂宣告以撒将神迹般诞生保证他们的将来,与此同时,祂又强调要他们把对自己的祖先的忧虑放开,使他们想及不信上帝的人类,而且最终为他们的缘故(实际上只为他们的缘故)而生存。
当我们这样想时,在这以撒将要诞生的故事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命运之间的密切联系,便不再是一些使人迷惑的事了。反之,如果要找出真理的话,两者必须联在一起。它们乃是一物的两面,乃是问题和它的解决方法,是罪恶的呼声和人类对上帝奥妙福音的需要。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之所以能使地上万族因他得福,并不在乎赞扬第十四章那大体上高估了的胜利,或夸耀第十七章对于广泛国度之胜利的预测,而是在于用对上帝谦恭的信心,去致力拯救败坏的世界。本章作者用他说故事轻快简朴的几笔,便生动活泼地表达出关于上帝和祂旨意的基本真理,这在现代神学家却要花上很多的篇幅才能做到。
(五)
亚伯拉罕永远的荣誉乃是他上膫解事故的一些内容。因此在耶和华的两个同伴尚未离去太远之前,他便开始为所多玛作不屈不挠的代求;运用那些着名引人注意的句子:‘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毫无疑问的,他的动机并不是全无私心,因为他的侄儿罗得住在所多玛。但是他所专注的乃是所多玛的命运。他问,城里有五十个、四十五个、四十个、三十个、二十个,甚至十个义人,能救他们脱离公义的报应吗?每一次上帝的答案都是能,为这样的一个数目,甚至十个人,‘我也不毁灭那城’。
这段的重复对我们或许感到有些天真、简单,但是我们要从希伯来听众的观点去考虑。他们在讲故事时,比较喜欢这类东西。我们回头看看比较熟悉的一章(创一章)中的连续单子,用差不多同样的字句,我们便会明白了。他们的这种作法,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更喜欢。(参看一 6-25 的注释──儿童故事? )在这情形之下,重复并未增加信息的内容,但是我们确能认出,它们如何增加感染力?所多玛会得救吗?亚伯拉罕会感动上帝?
值得注意的是这请求在十个人那里停止了。为什么不在五个或甚至一个人才停止呢?而且亚伯拉罕满意了;他知道他没有办法阻止上帝对所多玛和它邪恶的邻舍降下的报应。
我们对他的放弃不要加以太苛刻的判断。他,作为一个游牧流浪者,对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文明’必然感到嫌恶,他比他的大多数后裔更尽力去拯救他们──他们后来口中奉上帝的名,杀死迦南人时,没有表示出像他那样的痛心。他敏于领悟,在他生活的年代,我们不应因他未有远见而责备他。
不过,我们可以看更远些。因为这段经文所说,多于它所知道上帝处理罪人的办法。它使我们清楚的是上帝不可欺哄。但是这不是对于一特别邪恶的城市之最深的由上头宣告的审判。而是,它像洪水故事和巴别塔故事一样,定我们每一个人的罪;因为我们──甚至现代人也与罗得住在所多玛一样,我们人人此时便该受毁灭。‘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 10 ;诗十四 1-3 ;五十三 1-3 )。只有一位是义人,那就是上帝独生子自己!祂道成肉身‘下去’看看,亲自了解情况;因为祂的十字架,我们得以逃脱。这是我们今天作为上帝的子民所要宣讲的福音;这也就是我们作为亚伯拉罕的继承者,代求的根据;这也就是我们所要提供给全地万族的‘福’。
这段经文并未以福音结束。事实上它引至另一个痛苦的命运,使我们在三四千年之后,想起时都会发抖。它以一种奇异的无可争论的办法,逻辑的导出结论,给福音留了余地,而且我们能够从它的毁灭遥遥窥见。最低限度我们应当感谢,感谢上帝的仆人在以撒的神妙诞生临近之时,使我们明白它涉及的,不只是他自己那小小的一族,而是全人类。 ──《每日研经丛书》
6.所多玛与蛾摩拉(一八—一九)
一八1~15 第十七章的事件发生后,即有三个人在亚伯拉罕面前显现。其中两人实为天使,一位是主自己。当时亚伯拉罕可能并未认出他们是神和天使,亚伯拉罕和撒拉就按中东典型款待客旅的惯例,不知不觉地接待了天使(来一三2),其中一位比天使更大。
“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预表他在地上作客旅的地位(住帐棚),常羡慕天上更美的家乡(来十一9,16),就在这样的光景中,神向他显现,作他的朋友。
撒拉无意中听见主说她在明年这时候将要生一个儿子,她的暗笑显出她的不信。耶和华就责问她:“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即使撒拉对主的应许存疑,耶和华仍多次覆述那应许(9~15节)。希伯来书十一章11节指出,虽然撒拉在这里有失误,但她仍不失为一个有信心的妇人。没有任何事会难倒神,神愿意亲自参与我们的生命,也鼓励我们寻求他的帮助。
我们注意第11节“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本节是说明,从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毫无生子的指望了。人的指望常是看自己有无成事的力量和条件,但神行事并不需要人力的配合,因此往往等到人对自己绝望时,神才开始作事。人的尽头,乃是神的起头!
一八16~33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预言,他要剿灭所多玛。两位天使步向那城时,亚伯拉罕就开始那着名代求的倒数——五十个……四十五个……四十个……三十个……二十个……十个。只要城里有十个义人,耶和华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的祷告正是奏效的代求范例。亚伯拉罕这样代求,只因他深韵审判全地的主(25节)的公义性情,不分善恶乃是违反神公义的原则的,故亚伯拉罕是以神的公义为代祷的根据,唯有对神有深入的认识,才有此胆量和谦逊的表现。
亚伯拉罕的代祷,并不是为着感动神的心,而是为着表明神的心。亚伯拉罕所关切的,乃是神的荣耀。因为在他看来,当神审判恶人的时候,如果义人也遭受其害,那么神的义就受到了破坏。基于这个关切,他与神理论,从五十个义人一直减到十个义人,神每一次都答应了。虽然亚伯拉罕的代求停止在十个义人,神却实行不使义人和恶人一灭亡的原则,而搭救了罗得。这里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教训:如果我们关心他的荣耀,他愿意照着我们信心的程度引领我们,并且以他的信实为保证,使我们得着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生命充满奥秘,第25节大概是惟一令人惬意的答案。当你想神是不公平的时候,要记得神的忍耐。即使最敬虔的人都该受神公义的审判。我们应当庆幸,因为神没有像刑罚所多玛那样审判我们。
亚伯拉罕停止恳求,耶和华才了结这事而离开(33节)。神知道在所多玛城里不会有十个义人,但是他满有慈爱,让亚伯拉罕为那座城求情,甚至帮助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逃出所多玛,然后才将那城毁灭。神不是以毁灭恶人为乐,但他必要消灭罪恶。
我们留意神盛赞亚伯拉罕是个出色的住家男人(19节),的确是令人羡慕的事!神眷顾我们,为要叫我们体念他的心意,带领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儿女、亲友和同事等),教训他们敬畏神。(书廿四15)
18:2 三 个 人: 其 中 的 一 个 人 很 可 能 就 是 神 以 人 形 的 显 现 , 另 外 两 个 人 则 是 以 人 形 显 现 的 天 使。 亚 伯 拉 罕 起 初
可 能 没 有 认 出来 客 就 是 神 和 天 使。
18:14
耶 和 华 岂 有 难 成 的 事
吗: 神 期
望 我 们 明 白 神 完 全 具 有 成 就 他 应 许 的 能 力。 主 耶 稣 后 来 再 次 强 调 了 这 一 真 理 : “ 在 神 凡 事 都 能 ” ( 太 19:26) 。
18:19
为 要 叫 他 吩 咐 他 的 众
子 …… 遵 守 我 的 道: 亚 伯 拉 罕 之 召 的 一 个 重 要 内 容 就 是 神 定 意 要 让 他 成 为 家 中 的 属 灵 领 袖, 教 导 他 的 儿 女 遵 守 神 的
真 道。 神 借 此 设 定 了 父 亲 在 家 中 具 有 教 导 儿 女 “ 遵 守 我 ( 神 ) 的 道, 秉 行 公 义 ” 的 责
任 ( 参 申 6:7 注; 参 “ 父 母 与 孩 子 ” 一 文 ) 。
18:20
罪 恶 甚 重: 神 并 不 会 忽 略 人 的 罪, 他 能 够 看 见 人 的 一 切 邪 恶、 不 义 和 败 坏 的 行 为 ( 比
较 4:10 ;诗 34:17 ;雅 5:4) 。 如 果 人 一 直 拒 绝 悔 改, 转 离 罪 恶,到 了 时 候, 神 就 要 对 人 施 行 审 判 和 定 罪。 神 固 有
的 性 情 使 得 他 必 然 要 刑 罚 罪 恶。
18:22
亚 伯 拉 罕 仍 旧 站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亚 伯 拉 罕 非 常 关 心 罗 得 和 他 的 亲 属, 所 以 他 祈 求 神 不 要 毁 灭 所 多 玛 和 蛾 摩 拉 二 城 (22~23 节 ) 。 神 应 允 了 他 的 祷 告,尽 管 不 是 像 亚 伯 拉 罕 所
期 望 的 那 样 。 神 并 没 有 让 义 人 和 恶 人 一 同 遭 到 毁 灭, 他 搭 救 了 义 人, 毁 灭 了 那 有 罪 的。 当 神 将 来
向 全 世 界 倾 倒 他 的 忿 怒 时 ( 参 帖 前 5:2 注; 帖 后 2:2 注 ) , 神 同 样
十八 1 至十九 38 所多玛的覆灭 在亚伯拉罕的一生中,没有一天比这天描写得那么详尽,显示作者非常重视此段插曲,纵然所多玛的毁灭表面上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没有甚么相干。此事开始时提及天使探访亚伯拉罕和撒拉,并对她间接地宣告她将会生一个儿子,但此后本故事明显地没有为那应许加添甚么。
明显的是此处与洪水事件颇为相似。两个故事都是讲一个义人和他的家庭因着神的干预而免于大难;两个故事之后都有一个短短的附录,记载醉酒的父亲被儿子或女儿所羞辱(九 20-27 ,十九 30-38 );两个故事的结构都是冗长的「重演的诗句」或「镜子反照模式」(参六 9 至九 29 的注释)。
A 亚伯拉罕观看所多玛 ( 十八 16)
A 亚伯拉罕观看所多玛 ( 十九 27-28)
B 神责备所多玛 ( 十八 17-21)
B 所多玛被毁 ( 十九 23-26)
C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 ( 十八 22-33)
C 罗得为琐珥代求 ( 十九 17-22)
D 天使到达所多玛 ( 十九 1-13)
D 离开所多玛 ( 十九 15-16)
E 罗得和天使被袭 ( 十九 4-11)
E 罗得的女婿不听劝诫 ( 十九 14)
F 宣告所多玛的被毁 ( 十九 12-13)
所多玛之覆亡如何与创世记的主题──亚伯拉罕应许的应验──相配合呢?答案是:第一,它反映出亚伯拉罕与神的亲密关系,耶和华让亚伯拉罕知道祂想向所多玛作的事,由此引起亚伯拉罕为那城中的义人代求。耶和华接纳这个请求,但条件是如果能够在其中找到 10 个义人,祂便会赦免整个城。非常不幸,所多玛城只有罗得一个义人,其它居民的罪恶显于合城的人,连老带少齐心来攻击罗得的家(十九 4 )。无论如何,耶和华听了亚伯拉罕的祈求,并因他的绿故而救了罗得(十九 29 )。所多玛城本来可以有机会因亚伯拉罕而得福(参十二 3 ),但是因着恶行而使自己与神的怜悯绝缘。第二,所多玛的命运在十四章 21 节已经暗示出来,在那里,所多玛王轻视亚伯拉罕,十二章 3 节警告说,凡轻视亚伯拉罕的便会受到咒诅。凡不承认神拣选亚伯拉罕的,都会招致灾祸(参可三 22-30 )。虽然罗得因着亚伯拉罕的祈求而被救离所多玛,他的结局是悲哀的,他当日决定要离开亚伯拉罕和选上了所多玛城诱人的生活,至终引致了他今日的结局。创世记描绘选择自我沉溺,而不是全心跟从神和祂所拣选的仆人,会带来如何可怕的后果。
最后,所多玛的毁灭,说明迦南居民继续恶行的话,他们会有甚么结局。旧约圣经重复地说,迦南地人民的罪恶致使他们被以色列人所征服和取代(创十五 16 ;利十八 24-28 ,二十 22-24 )。因此,所多玛的毁灭是迦南地将来被征服和亚伯拉罕赐地应许的应验的证据。新约视所多玛的毁灭如同洪水的故事一般,看它们具有普世性的重要意义。耶稣警告那些城乡的人说,他们若不接受祂的教训(太十一 20-24 ),所遭遇的会比所多玛更恐怖。启示录也大量借用了创世记十九章的意象去形容神的审判,要降在那些敌对基督的邦国和城邑中(例如启十一 8 )。
十八 1-15 向撒拉宣告艾萨克的诞生
重复应许艾萨克诞生不是多余的,在十七章 19 节只有亚伯拉罕知道,现在也要让撒拉知道(十八 10 ),因为显然亚伯拉罕没有将此事告诉她。这个消息的重复叙述如同后来的一个梦境的重叙(四十一 32 ),表明了其迅速并确实的应验:「到明年这时候」(十八 10 )。
第 1 节「幔利」靠近希伯仑,在耶路撒冷以南约 20 哩( 32 千米)。
第 2-8 节亚伯拉罕对客旅的关怀是东方人好客的一个典范,也是所有属神之人应有的特性(来十三 2 )。在圣经中,天使常以人的形状出现,他们的说话和行动却将他们显露出来。在这里,其中的一位天使似乎是那位神的使者,就是「耶和华」本身(十八 22 )。至于其它两位,他们继续上路要去所多玛(十九 1 ),他俩是耶和华的仆役。
十八 16-33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
神自己选择了要向亚伯拉罕揭露祂的计划(十八 17-20 )。亚伯拉罕在这里被描绘为一位伟大的先知,他得闻神的秘密而将他所知的作为百姓的代求(参撒上十二 23 ;摩三 7 )。但亚伯拉罕不单为他的人祈祷,也为了那些对他不友善的人代求(参太五 44 )。
创世记第十八章
拜访亚伯拉罕(十八 1 ~ 15 )
本章午时的会面,与下一章在所多玛的夜访,明显是要作光与暗的对比。前者既安静、亲密,又充满应许,且以亚伯拉罕的代求作巅峰,在这次祈祷中,他的信心与爱心展示出新而宽阔的关怀境界。第二幕则全是混乱与毁灭,道德面与物质面皆然,结局为没有爱的卑劣行为,比城市的毁灭更加丑恶。
1 至 15 节中,对于十七 15 以下的应许并未增添什么。新的事乃是其背景,以及对撒拉信心的挑战──因为她必须置身于信心的行列。由 12 至 15 节可看出这个挑战的必要;希伯来书十一 11 则说明其成功的程度。
1 、 2 上 . 基督教注释家过去常想指认此处的三个人为三位一体的神;但本段清楚将上主与祂的两位同伴区分出来(见 22 节,及十九 1 )。参十六 13 、 14 的注释 。
2 下~ 8. 对于偶而来访者极度的礼遇──不论时间上多不方便(当时正是午休时刻, 1 下),仍热烈欢迎,肯定他们的驾临是极大的荣幸( 3 节),甚至是天意 227 ( 5 下, AV ),把丰富的款待谦称为 一点饼 ( 5 节以下),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好客特色;有时主人甚至会坚持站在一旁( 8 下),直到客人用餐完毕 228 。读者可以看出,这份敬意之适切,远超乎人的想像;新约后来说明,这里的作法不只是偶而为之的举动(参来十三 2 ;太二十五 35 )。
9 ~ 15. 撒拉在听 : RSV 正确地保持了分词形式( listening ),生动地刻划出当时的情景。她的嘲笑显明,或是亚伯拉罕尚未告诉她神的应许(十七 16 、 19 ),或是他无法让她相信。神对亚伯拉罕的笑十分温和(十七 17 、 19 ),但却责备撒拉,此举指出她乃是坚持不信,并非吃惊的反应而已。她纯粹从生理来评估( 12 下),让人觉得她对约与应许的关心很肤浅。不过,这句话却引出圣经中最伟大的金言( 14 节),后来在探讨神的无所不能的一段对白中(耶三十二 17 以下, 27 以下),这金言成了开场白;撒迦利亚书八 6 (希伯来文)也再度提起。
227 虽然这也适合,但 AV 所译 ' for therefore are ye come ' 并不太可能,因为同一希伯来句子在十九 8 出现,其意义可确定只是“因为”( 'for' 或 'Since' )。
228 见,如, W. Thesiger, Arabian Sands ( Longmans,
1959 ),各处; The Marsh Arabs ( Longmans, 1964 ) , p.8 。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十八 16 ~ 33 )
这伟大的代祷是由神发动的,因为祂首先提起这个题目( 17 节),又等候亚伯拉罕代求(见注释, 22 ),并且决定到何地步终止这事( 33 节)。穿过表相来看,亚伯拉罕虽凭爱心与公义与神抗争,但他这份精神其实正来自神。不过他已完全拥有这精神: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执着的态度,表明这恩赐已经扎根成长;他不是个唯唯诺诺的人,而是真正的伙伴。
17 ~ 19. 我……岂可瞒着……? 这问题证明了亚伯拉罕作神的“朋友”(赛四十一 8 ),是按着主自己的标准(约十五 15 ); 我已经认识他 ( 19 节, RV )这句话又强调这点,其意思是,“我已经以他为我的朋友”。
19 节特别显示,恩典与律法如何能配合同工,因为它以恩典开始( 我已经认识他 ),接着指向律法的严格训练( 吩附……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 ),透过这个管道,恩典终能达成其目标( 使我所应许……的话都成就了 )。这段话对于父母的责任也有许多启发,与十七 11 以下可互相参照;参提摩太前书三 4 、 5 。
20 、 21. 所多玛的呼声 ( AV 、 RV )也许意指 反对它的呼声 ( RSV ),或单纯指该地邪恶的呼喊。十九 13 再度出现。撇开其富想像力的色彩不谈,上主的这句话显明,祂的审判都经过仔细的衡量,而且资料详尽。这是亚伯拉罕在 25 节下惊叹之言的扎实基础。
22. 有相当充分的理由,将本节最后一句话的角色互相调换,读为:“但耶和华仍站在亚伯拉罕面前”;因为目前的经文被马索拉学者( Massoretes ,译注:六至十一世纪犹太学者,将旧约加上母音及注释)列为文士抄写错误(以避免他们所想像原文中的不敬虔态度)。不过,无论是神在等亚伯拉罕说话,或因他说话而等了一会儿,整段经文显明,对这样一位仆人,祂是可亲近的。亦参看十八 1 的注释 。
23 ~ 33. 我们很容易把这段祷告形容为讨价还价,但较准确的说法,应当是“探险”:亚伯拉罕的摸索前进是本着信心( 25 节下最能表达这点,他显然已掌握住神治理的范围与公正),谦卑(从他整个说话的方式可以看出),以及爱(他不只关心他的亲戚,也关心整座城)。
这次是亚伯拉罕第二回干预所多玛的事(参十四 14 ):世界将从他得福的远景(十二 3 ),在此提早出现;而达到这目标的途径必定是自我牺牲,此点在这里也约略可见。这一方面,后来摩西作得更多,他立定了心意(出三十二 32 ),而那位至圣的神仆则躬亲实践了(赛五十三 12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十八章
18:1 本章所记是神与人同在的欢乐,与19章所记罪恶人间的黑暗成强烈对比。亚伯拉罕的信心进入了更深的层面,他关心陷在罪中的人。
“幔利橡树”指希伯仑(参13:18注)。
18:2 这“三个人”中,有一位是耶和华自己,神亲自显现(13节)。后来向罗得显现的另外两人是天使(19:1)。
18:3-8 当日社会对不速之客的盛情款待,迄今仍见于中东、北非一带游牧民族中。有的主人还坚持客人先用饭,自己站在旁边侍候。比较19:1-3。
18:12 撒拉暗笑,可能亚伯拉罕未曾把神应许得子的事告诉她(17:16),也可能她听了并不相信。她从人的有限出发(12节),对于要凭信心方能见到的应许和立约,认识十分肤浅,因此她窃笑。神责备了她,神所说:“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14节),成了古今信徒力量的来源。
18:17 从神说的这句话和容许亚伯拉罕为所、蛾二城代求(22-25节),亚伯拉罕不只是“神的朋友”(代下20:7),也是祂的同工。
18:20 “声闻于我”的声音,可以是受罪恶之害的人的呼叫,也可以是二城罪恶的声浪(19:13)。公正的神惩罚罪恶之先,一定仔细审察,充分权衡。
18:23 亚伯拉罕凭着信心一步紧过一步向神祈求。他不只关心城里的家人,也关切整个城里的人。
18:32 罗得就是亚伯拉罕所代求的“义人”中的一人(彼后2:7),只是力量太小,无法让城中的人归义。所多玛城连十个义人也找不到!